从生活中品出美意活出新时代的幸福丰子恺人

文章来源:丹阳文学网  |  2019-11-04

今天推荐的“丰子恺人生必读散文系列作品”也恰恰如此,我们一切的生活,离不开纯粹的理想和热忱地进取心。它因生活的转化而表现出一种美的心态,一种活的神气,这股气力一定会带来无数新的邂逅和全新的发现。

前段时间,学界、美术界刮起了一阵“丰子恺热”,丰子恺外孙在电视节目《谢谢了,我的家》中,讲述了姥爷丰子恺对自己的成长教育的重大意义,带着观众一起走进丰子恺家庭故事中的点点滴滴。同年,丰子恺先生于1961年为儿童节精心创作的《天气清和》漫画,以150万高价被拍卖。

自1924年,丰子恺首次在文艺刊物《我们的七月》上发表了一幅清丽疏朗的小画《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中国美术史上第一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漫画”。丰子恺的漫画,文盲也能看得懂;他出版的漫画集,小学生也能买得起。世人称丰子恺先生为中国漫画第一人,绝不为过。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以纯真心过生活

每每谈及丰子恺,就会想起他的老师弘一大师——这位“二十文章惊海内”最后落发为僧的才子。丰子恺与恩师弘一大师的《护生画集》盟约,可以说是一个持续了几十年的师生佳话。

弘一大师50岁寿辰,丰子恺献上了50幅画作取名《护生画集》,并邀请恩师在每幅画上题字。两人共同完成画集之后,丰子恺向恩师许诺每10年增加一集,共100幅画,借此祝贺恩师百岁!令人惋惜的是弘一大师年仅6 岁遽然离世,但这份承诺贯穿了丰子恺一生,在恩师百年之时,世人看到了100幅《护生画集》,遗憾的是后四集没有了恩师弘一大师的题字。

丰子恺用毕生坚守了一份简单的承诺,这片纯真之心,在过去了几十年之久的今天,依旧让人心生敬仰。从这个令人慨然心动的故事不难看出,丰子恺先生的人生中,离不开“纯真”二字。

这个“纯真”的世界是一个和成人世界完全不同的儿童世界。在这里可以随心所欲地提出一切愿望和要求:房子的屋顶可以要求拆去,以便看飞机;眠床里可以要求生花草,飞蝴蝶,以便游玩;凳子的脚可以穿鞋子;房间里可以筑铁路和火车站;亲兄妹可以做新官人和新娘子;天上的月亮可以要它下来……

丰子恺曾感叹道:“我深深地理解他们的心理,兴奋而认真地作这些画。”

丰子恺的笔下有天真儿童、年迈老人、街边小贩、乡村野人……在心情低谷时翻看,给人以温暖与悲悯;在事情顺境时闲读,又像一阵凉夜清风,不至昏头脑。这便是充满童真生趣、清气疏朗的“子恺漫画”的最初由来。

不畏将来,不念过往,以平常心获幸福

丰子恺漫画中的这股人生清凉,还体现在他的日常生活之中。19 年春缘缘堂建成后,辞去了所有教职的丰子恺陶醉在自己的桃花源内,尽享天伦。凭借自己在音乐、美术、建筑、文学方面的造诣,创作了诸多艺术论文和散文,并翻译了大量的海外作品,五年间各类作品二十余种。不料,天有不测风云。日寇的飞机接连轰炸上海周边的古镇,缘缘堂毁于战火。在颠沛流离的逃亡途中,他拾起画笔愤然对抗日寇恶行,将沿途见闻和日寇行径统统绘制出来,留下了振奋人心的“抗战漫画”。

后来转移到后方的他,仍不忘将生活之美记录下来。祖国各地的山山水水,人民群众勇创新生活的精气神,在战乱时期不知道抚慰了多少人心、鼓舞了多少战士。从丰子恺的身上看到的是中国文人处惊不乱的泰然和从容赴难的勇气,他手中的笔书写了爱国情怀和纯粹的人生理想。

做生活的有心人,方能活出神气

当然,与“子恺漫画”同负盛名的,还有他的散文。这一盛名,源于他散文中带有的一种坦然而约束的情怀。那么,这份情怀缘何而来?

从“丰子恺人生必读散文系列作品”中不难发现其原因。在《活着本来单纯》中,我们知道“心小了,所有的小事都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的豁然心态;我们开始领会“不念过去,不畏将来”要有坦然面对现在的力量;我们读懂孩子们不被尘世蒙蔽、至真至美的健全心眼;我们甚至开始反思自己是否缺失了发现爱、给予爱的行动,我们又该如何的生活?说到底,眼里有爱,心放单纯,一切就简单了!

而他在《无用之美》中又阐述了“无用而有趣”的艺术修为。艺术,是丰子恺看待问题的角度;美,是丰子恺对待生活的方式。从现实的角度而言,这些举动虽然没有功利经世之用,不能当衣穿当饭吃,但它却有着物质之上的满足,即用美给人带来情感的共鸣和精神上的愉悦——这便是丰老先生的生活不乏诗意的原因吧。

丰子恺曾引用西方人评价瓦格纳的话评价他的老师:阿波罗右手持文才,左手持乐才,分赠给世间的文学家和音乐家。瓦格纳却兼得了他两手的赠物。这话用在丰子恺先生身上也毫不过誉。《有趣生活》便是集合了他在音乐、绘画、建筑、生活杂读等领域的生活情味,从细节中发现日常之美,从生活中品出美意。有趣生活所带来安顿心灵的精神文化食粮,真实而又自然的世界之妙大概就在于此了。

生活本身就是方法,生活本身也就是目的。

今天推荐的“丰子恺人生必读散文系列作品”也恰恰如此,我们一切的生活,离不开纯粹的理想和热忱地进取心。它因生活的转化而表现出一种美的心态,一种活的神气,这股气力一定会带来无数新的邂逅和全新的发现。

基本信息

书名:《有趣生活:丰子恺谈日常之美》

作者:丰子恺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2月

开本: 2

装帧形式:精装

定价:49.80元

ISBN:-

内容简介

生活本身就是方法,生活本身也就是目的。

丰子恺先生以包罗万象的眼光为大众展示了不一样的日常生活之美:关于艺术的自然情味、生机盎然的音乐故事、别具一格的中西方绘画观念、安顿心灵的精神文化食粮,都是一一嵌入生活的美意。独到的见解佐以精炼灵动的行文,真实而又自然的世界大概就在于此。

在各种生活中加些从纯正的美中摄取出来的美的原素,生活就利于展进了。

作者简介

丰子恺

画家、散文家,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师从弘一法师,学贯中西。朱自清,郁达夫,巴金、叶圣陶、林清玄,对其文章和漫画赞誉有加。日本汉学家吉川幸次郎则说,丰子恺是最中国的中国人。他的散文兼有平易纯朴之风、宽仁隽永之意和童真天然之趣,是现代文学中备受推崇的佳品,多次被选入学生教材,作语文教育典范。漫画幽默风趣,流传广泛 ,深受人们的喜爱,争相收藏。

系列散文集:《活着本来单纯》《无用之美——丰子恺聊绘画》《有趣生活——丰子恺谈日常之美》,主题漫画集《初心》

推荐

1.继年度畅销书《活着本来单纯》后又一全新力作,丰子恺人生必读系列作品,女儿丰一吟授权版本。

2.一部符合当下佛系心理诉求的生活之书:从细节中发现日常之美,从生活中品出情味。

. 丰子恺首部集音乐、绘画、艺术情味、生活杂读、精神文化探讨为一体的散文合集,其作品《谈像》《一个铜板的画家官司》《钟表的脸》《李叔同先生的文艺观》等罕见被收录。

4.附加值:内文配以达?芬奇、米勒、米开朗琪罗等大师绘画作品复刻版彩插,丰子恺珍贵黑白照片留念,内容丰富饱满。

5.全书设计精美,锁线胶订品质精装,极具阅读与收藏价值。

媒体评论

从丰子恺先生那里,我学到了朴素。——林清玄

他的画极家常,造境着笔都不求奇特古怪,却于平实中寓深永之致。——朱光潜

你的文和画就像一首首小诗,我们就像吃橄榄似的,老咂着那滋味儿。——朱自清

我的脑子里有一个“丰先生”的形象:一个与人无争、无所不爱、一颗纯洁无垢的孩子的心。——巴金

他取材的题材,原并不是什么有实用或深奥的东西,任何琐屑轻微的事物,一到他的笔端,就有一种风韵,殊不可思议。——谷崎润一郎

目录

第一章 嵌入生活的美意

002 自然

008 闲居

012 初步

018 竹影

024 花纸儿

0 0 画鬼

0 9 蛙鼓

第二章 艺术的自然情味

056 一副“绝缘”的眼镜

060 教育的艺术

06 洋式门面

069 钟表的脸

074 玻璃建筑

078 深入民间的艺术

090 工艺实用品与美感

第三章 少年音乐故事

106 巷中的美音

112 晚餐的转调

118 翡翠笛

124 芒种的歌

1 0 雷声的伴奏

144 儿童与音乐

第四章 安顿心灵的绘画

158 读画漫感

165 画家的少年时代

172 一个铜板的画家官司

184 富贵的美术家

197 模糊的名画

210 谈像

第五章 精神文化的折射

218 李叔同先生的文艺观

222 乡愁与艺术

2 5 理法与情趣

242 精神的粮食

244 艺术的眼光

256 从梅花说到美

样章试读

自然

“美”都是“神”的手所造的。假手于“神”而造美的,是艺术家。

路上的褴褛的乞丐,身上全无一点人造的装饰,然而比时装美女美得多。这里的火车站旁边有一个伛偻的老丐,天天在那里向行人求乞。我每次下了火车之后,迎面就看见一幅米叶(米勒)(Millet)?的木炭画,充满着哀怨之情。我每次给他几个铜板——又买得一幅充满着感谢之情的画。

女性们煞费苦心于自己的身体的装饰。头发烫也不惜,胸臂冻也不妨,脚尖痛也不怕。然而真的女性的美,全不在乎她们所苦心经营的装饰上。我们反在她们所不注意的地方发见她们的美。不但如此,她们所苦心经营的装饰,反而妨碍了她们的真的女性的美。所以画家不许她们加上这种人造的装饰,要剥光她们的衣服,而 裸地描写“神”的作品。

画室里的模特儿虽然已经除去一切人造的装饰,剥光了衣服;然而她们倘然受了画学生的指使,或出于自心的用意,而装腔作势,想用人力硬装出好看的姿态来,往往越装越不自然,而所描的绘画越无生趣。印象派以来,裸体写生的画风盛于欧洲,普及于世界。使人走进绘画展览中,如入浴堂或屠场,满目是肉。然而用印象派的写生的方法来描出的裸体,极少有自然的、美的姿态。自然的美的姿态,在模特儿上台的时候是不会有的;只有在其休息的时候,那女子在台旁的绒毡上任意卧坐,自由活动的时候,方才可以见到美妙的姿态,这大概是世间一切美术学生所同感的情形吧。因为在休息的时候,不复受人为的拘束,可以任其自然的要求而活动。“任天而动”,就有“神”所造的美妙的姿态出现了。

人在照相中的姿态都不自然,也就是为此。普通照相中的人物,都装着在舞台上演剧的优伶的神气,或南面而朝的王者的神气,或庙里的菩萨像的神气,又好像正在摆步位的拳教师的神气。因为普通人坐在照相镜头前面被照的时间,往往起一种复杂的心理,以致手足无措,坐立不安,全身紧张得很,故其姿态极不自然。加之照相者又要命令他“头抬高点!”“眼睛看着!”“带点笑容!”内面已在紧张,外面又要听照相者的忠告,而把头抬高,把眼钉住,把嘴勉强笑出,这是何等困难而又滑稽的办法!怎样教底片上显得出美好的姿态呢?我近来正在学习照相,因为嫌恶这一点,想规定不照人物的肖像,而专照风景与静物,即神的手所造的自然,及人借了神的手而布置的静物。

人体的美的姿态,必是出于自然的。换言之,凡美的姿态,都是从物理的自然的要求而出的姿态,即舒服的时候的姿态。这一点屡次引起我非常的铭感。无论贫贱之人,丑陋之人,劳动者,黄包车夫,只要是顺其自然的天性而动,都是美的姿态的所有者,都可以礼赞。甚至对于生活的幸福全然无分的,第四阶级以下的乞丐,这一点也决不被剥夺,与富贵之人平等。不,乞丐所有的姿态的美,屡比富贵之人丰富得多。试入所谓上流的交际社会中,看那班所谓“绅士”,所谓“人物”的样子,点头,拱手,揖让,进退等种种不自然的举动,以及脸的外皮上硬装出来的笑容,敷衍应酬的不由衷的言语,实在滑稽得可笑,我每觉得这种是演剧,不是人的生活。作这样的生活,宁愿作乞丐。

被造物只要顺天而动,即见其真相,亦即见其固有的美。我往往在人的不注意,不戒备的时候,瞥见其人的真而美的姿态。但倘对他熟视或声明了,这人就注意,戒备起来,美的姿态也就杳然了。从前我习画的时候,有一天发见一个朋友的pose(姿态)很好,要求他让我画一张sketch(速写),他限我明天。到了明天,他剃了头,换了一套新衣,挺直了项颈危坐在椅子里,教我来画……这等人都不足与言美。我只有和我的朋友老黄,能互相赏识其姿态,我们常常相对坐谈到半夜。老黄是画画的人,他常常嫌模特儿的姿态不自然,与我所见相同。他走进我的室内的时候,我倘觉得自己的姿势可观,就不起来应酬,依旧保住我的原状,让他先鉴赏一下。他一相之后,就会批评我的手如何,脚如何,全体如何。然后我们吸烟煮茶,晤谈别的事体。晤谈之中,我忽然在他的动作中发见了一个好的pose,“不动!”他立刻石化,同画室里的石膏模型一样。我就欣赏或描写他的姿态。

不但人体的姿态如此,物的布置也逃不出这自然之律。凡静物的美的布置,必是出于自然的。换言之,即顺当的,妥帖的,安定的。取最卑近的例来说:假如桌上有一把茶壶与一只茶杯。倘这茶壶的嘴不向着茶杯而反向他侧,即茶杯放在茶壶的后面,犹之孩子躲在母亲的背后,谁也觉得这是不顺当的,不妥帖的,不安定的。同时把这画成一幅静物画,其章法(即构图)一定也不好。美学上所谓“多样的统一”,就是说多样的事物,合于自然之律而作成统一,是美的状态。譬如讲坛的桌子上要放一个花瓶。花瓶放在桌子的正中,太缺乏变化,即统一而不多样。欲其多样,宜稍偏于桌子的一端。但倘过偏而接近于桌子的边上,看去也不顺当,不妥帖,不安定。同时在美学上也就是多样而不统一。大约放在桌子的三等分的界线左右,恰到好处,即得多样而又统一的状态。同时在实际也是最自然而稳妥的位置。这时候花瓶左右所余的桌子的长短,大约是三与五,至四与六的比例。这就是美学上所谓“黄金比例”。黄金比例在美学上是可贵的,同时在实际上也是得用的。所以物理学的“均衡”与美学的“均衡”颇有相一致的地方。右手携重物时左手必须扬起,以保住身体的物理的均衡。这姿势在绘画上也是均衡的。兵队中“稍息”的时候,身体的重量全部搁在左腿上,右腿不得不斜出一步,以保住物理的均衡。这姿势在雕刻上也是均衡的。

故所谓“多样的统一”,“黄金律”,“均衡”等美的法则,都不外乎“自然”之理,都不过是人们窥察神的意旨而得的定律。所以论文学的人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论绘画的人说,“天机勃露,独得于笔情墨趣之外”。“美”都是“神”的手所造的,假手于“神”而造美的,是艺术家。

(:王怡婷)

小儿流鼻血怎么回事

婴儿大便干燥怎么办

一岁半宝宝流鼻血

生物谷灯盏花药企怎么样
精神焦虑抑郁消化不良的原因
孕妇吃什么最补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