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名言名句大全精选
文章来源:丹阳文学网 | 2019-10-09
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
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
选贤良,举笃敬,兴孝弟,收孤寡,补贫穷,如是,则庶人安政矣。庶人
安政,然後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
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荀子?王制篇》
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贫富贵贱之等,足以相兼临者,是
养天下之本也。《书》曰:“维齐非齐。”此之谓也。《荀子?王制篇》
上取象於天,下取象於地,中取则於人,人所以群居和一之理尽矣。《荀
子?礼论篇》
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
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
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力不若牛,走不若马
,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荀子?王制篇》
圣人知心术之患,见蔽塞之祸,故无欲无恶,无始无终,无近无远,无博
无浅,无古无今。《荀子?解蔽篇》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下臣事君以身,上臣事君以人。下臣事君以货,所愿不得遂毁之。组织里
若有人送礼太大,必有所求,如所求未遂,则常反向攻击。
心枝则无知,倾则不精,贰则疑惑。以赞稽之,万物可兼知也。身尽其故
则美,类不可两也,故知者择一而壹焉。《荀子?解蔽篇》
故曰: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
则性不能自美。《荀子?礼论篇》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不慕往,不闵来,无邑怜之心,当时则动,物至而应,事起而辨,治乱可
否,昭然明矣。《荀子?解蔽篇》
为之无益於成也,求之无益於得也,忧戚之无益於几也,则广焉能弃之矣
。不以自妨也,不少顷干之胸中。《荀子?解蔽篇》
故乐者,所以道乐也,金石丝竹,所以道德也。乐行而民乡方矣。《荀子
?乐论篇》
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端悫诚信,拘守而详;横行天下,虽
困四夷,人莫不任。
精於物者以物物,精於道者兼物物。故君子壹於道而以赞稽物。壹於道则
正,以赞稽物则察,以正志行察论,则万物官矣。《荀子?解蔽篇》
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於声音,形
於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荀子?乐论篇》
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故先王谨为之文。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
,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荀子?乐论篇》
仁者之行道也,无为也;圣人之行道也,无强也。仁者之思也恭,圣人之
思也乐。此治心之道也。《荀子?解蔽篇》
治气养心之术: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良;勇
胆猛戾,则辅之以道顺;齐给便利,则节之以动止;狭隘褊小,则廓之以
广大;卑湿重迟贪利,则抗之以高志;庸众驽散,则劫之以师友;怠慢僄
弃,则照之以祸灾;愚款端悫,则合之以礼乐,通之以思索。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性伪合而天下治。天能生物,不能辨
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然後分也。
《荀子?礼论篇》
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万物莫形而不见,莫见而不论,莫论而失位。《
荀子?解蔽篇》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
心备焉。
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
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也。故如死如生,如亡如存
,终始一也。《荀子?礼论篇》
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
刻死而附生谓之墨,刻生而附死谓之惑,杀生而送死谓之贼。大象其生以
送其死,使死生终始莫不称宜而好善,是礼义之法式也,儒者是矣。《荀
子?礼论篇》
人不能不乐,乐则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则不能无乱。先王恶其乱也,
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荀子?乐论篇》
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
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
之以礼乐而民和睦。《荀子?乐论篇》
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
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
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臧也,然而有所谓虚,不以所已臧害所
将受谓之虚。《荀子?解蔽篇》
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事乱君而通,不如事穷君而顺焉。
体恭敬而心忠信,术礼义而情爱人;横行天下,虽困四夷,人莫不贵。
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
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
人者谓之谀。
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
近中正也。
生物谷灯盏花素片多少钱
灯盏花产业药材资源
云南省特色植物药灯盏花
怎样缓解小儿鼻塞云南生物谷产品有哪些种
如何判断骨质疏松
上一篇:星月远方我的家乡散文
上一篇:星月被春天文身的芦苇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