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逸事一故乡的小河计划

文章来源:丹阳文学网  |  2022-02-06

尴尬逸事(一00)故乡的小河

我的童年是在一座县城里度过的。这座县城有四条河,东边的叫“东河”南边的叫“南河”北边的叫“小黑河”在“南河”和“小黑河”的正中间,还有一条河叫做“海子”“小黑河”和“海子”是人工开挖的比较开阔的渠道,东面与“东河”贯通,引水向西注入广阔的平原,主要用于农田灌溉。“东河”和“南河”是一条上下游贯通的天然河流,“东河”由北向南,急转向西,便换了一个名字,变成了“南河”实际上他们有一个统一的“大号”叫做“荆河”

由于“小黑河”和“海子”是人工开挖的水利工程,所以比较泥泞,而“荆河”则是一条天然大沙河,那时除了上游有人洗衣服趟水洗澡以外,基本上没有其它污染。离我家最近的是“南河”也是最好玩的地方。每天放学后,我们几乎都要去那里玩,特别是暑假期间更是一天到晚泡在那里。

那里河水不深,清澈见底,常年流水不断。水底金黄色的细沙中间杂着少量的鹅卵石,岸边的沙滩足有五六里路宽,沙子厚不透底,除了很少的砂礓以外,几乎没有任何泥土或其它杂质。沙滩中零落地生长着一些白杨、垂柳等大树,是我们夏日乘凉的好地方。河流很宽,最宽的地方差不多有半里路,水量小的时候,流水中间露出很多平整的沙滩。沙滩上有无数的气眼,每个气眼下边就是一只小蛤蜊,河水中有很多小鱼小虾,在清澈的流水中一览无余。

当时家里钱少,平时一般见不到荤腥,我们便每天挖些蛤蜊捉些小鱼回去“拉拉馋”记得有一次还捉回了一只小,令我兴奋了好多天。挖蛤蜊易如反掌,可是捉小鱼就需要技巧了,这些小鱼我们称作“野鱼”个头很小,游起来速度极快,贼精贼精的,一般徒手很难捉到。我们便用一只或几只大碗,上面蒙上一块中间剪了个小圆洞的纱布,里面放上一点用油炒过的麸子,把碗放在水中。等小鱼进去的时候,用手捂住纱布的圆眼把碗端出来,运气好的时候,一次就可以捉到十几条小鱼。人多的时候,我们还采取更绝的办法,就是在几个沙滩中间垒起沙墙,把上下游全部堵死,在下游安上一个口上蒙着纱布的竹制废暖水瓶壳,一群孩子合力往里推沙墙,最后包围圈越来越小,那些小鱼小虾便全部钻进了暖水瓶壳,这样有时候一天能捉好几斤小鱼小虾,小伙伴们最后“分吧分吧”回家吃一顿过瘾的。最过瘾的还是捉泥鳅,泥鳅尽管很滑,可是那时侯生存的环境最倒霉。每当大水过后,河边的沙滩上就留下了很多的水坑,里面有很多泥鳅,我们便把里面的水掏光,一逮就是一大堆泥鳅,还能捎带着收获很多“蜗蝼牛”所以我们经常盼着河里发大水。

我们那时侯玩的时间很长,特别是暑假的时候都是一疯一天,渴了饿了的时候,就在河中间的沙滩上扒个小坑,等水中的杂质沉淀后,双手捧起了喝个饱,再吃几口从家里带来的干粮,一顿饭就打发了。除此之外,我们还经常吃一些“美食”比如岸边不知名的野菜、野果和树叶之类,记得野果中有一种黑豆豆特别可口,到现在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我们还经常生吃小虾,腥呼呼香喷喷地味道感觉很好。

每天玩腻了疯够了以后,我们也不忘为家里做点贡献。当时城里做饭都是用拉风箱的煤炉子,缺少生火的柴火,我们每天出去玩的时候,都顺手带着绳索篮筐之类的“家伙捞”帮家里拣点树枝拔些草回来。这一天我们看到离岸边很远的地瓜地里草长得很高很茂盛,便进去忙乎了起来。过了一会儿,听到地边有人咋呼,抬头一看是两个大人,那时候小孩最怕大人咋呼,吓得拔腿就跑,连“家伙捞”也来不及带了。两个大人跑到我们刚才拔草的地方看了一眼,接着抬腿继续向我们追来,边追边大叫道:“回来,你们快给我回来!”我们跑得更快了,可是还是没有大人的腿快。两个大人拦住我们:“你们跑什么?”我们累得实在不想动了,心想要杀要剐随他们去吧,便气喘吁吁地回答道:“怕挨揍。”两个大人哈哈大笑:“以为你们在偷地瓜呢,帮我们拔草谁揍恁?这是好事,回去继续拔吧。”直到这时我才敢抬头瞅了他们一眼,说是大人,其实也就是二十郎当岁的毛头小伙子,长得还都挺帅。

宝驾租车公关总监黄君发透露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沙滩

沙滩就是由于沙子淤积形成的沿水边的陆地或水中高出水面的平地。唐李白《送殷淑》诗之三:“醉歌惊白鹭,半夜起沙滩。”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地语·沙田》:“洲岛日凝,与气俱积,流块所淤,往往沙潬渐高,植芦积土,数千百畮膏腴,可趼而待。”

渭南专治白癜风医院
西安治疗男性功能障碍医院
天津哪里治疗白癜风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