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水流年散文上海风情录福州路文化街的变迁
文章来源:丹阳文学网 | 2019-12-29
列位朋友,上集我给大家介绍了上海小吃和外滩情人墙,朋友们说还蛮有味道格。朋友们喜欢,我就没有白辛苦。
——前言
今天,我在这里要给大家说说,那充满海派文化气息的福州路文化街的变迁。福州路文化街的名气和文化底蕴,一点也不输给外滩情人墙,而且也不输给上海的南京路与淮海路。我之所以对这条上海的马路情有独钟,有许多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在西至西藏路东到中山东一路长145 米的福州路上,来来回回走了24年,因为我的工作地点正好在福州路的这两端,哪里是戏楼、哪里是酒肆,哪里是书坊,我闭着眼睛都可以摸得到;二是因为,我的工作是与读书和图书紧密想关的,福州路上大大小小、林林总总的书店,都无数次地留下了我的足迹,以至一些书店的经理、营业员已经是我朋友了。其实,我早先在钟表厂工作的时候,我也是福州路的常客。闲话不多讲了,言归正传了。
我小时候只知道上海有条四马路,因为孩提时到四马路大鸿运去吃过一个亲戚的喜酒,好像还是文明结婚,当大人们在兴高采烈地喝酒行令的时候,我却溜到附近的几个书店去看书去了,因为那里的书店实在是多哦,而且书店里的伙计非常和气,你不买书只翻阅书,也不会朝你翻白眼。后来,伯父常常带我去那里的天蟾舞台看京戏,现在还记得的,是看了《岳传》、《三岔口》、《长板坡》之类的武打戏。一次,戏馆散场出来,马路上各种叫卖声音交织,我见一旁有个门面灯光幽暗,门口女郎长发波浪披肩,里面乐声阵阵的地方,问伯父这是什么地方,伯父说,这是舞厅。说完拉着我便走。但是,不一会走过一条蛮象样的弄堂,见里面挂着一些写着人名字的灯罩亮着,我非常好奇,又问伯父,这弄堂里怎么挂灯笼?伯父不高兴地嘟囔起来:“小赤佬闲话介许多,讲给听你也不明白的,堂子!”堂子?洗澡堂子?我一点也听不明白。后来长大了,我才知道这条弄堂是当时上海滩有名的妓院—会乐里长三堂子。再后来,我读书到技校了,看了一些关于上海开埠的书,才知道,上海开埠时,福州路是黄浦滩旁东西向的土路,最初为外滩至河南中路一段,筑成泥砂石子马路,因附近设有基督教伦敦会传教机构,当时名布道路、教会路。清咸丰六年(1856年)向西延伸至湖北路。清同治三年(1864年)筑完全程抵泥城浜今西藏中路,次年12月名命为福州路,上海人俗称四马路。其实,福州路是19世纪后期才开始繁荣起来的,东段成为租界行政机构及洋行集中之地,驻有工部局、老巡捕房、德国电报局和一大批洋行;西段则是茶楼、戏院、旅馆、酒肆聚集之处。20世纪20年代以来,一批高楼大厦在东段耸起。而中段开设20余家新书店,还有旧书店、笔墨庄、仪器馆、美术用品店等10余家,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街。
早期上海租界最繁荣的是广东路。历史上的福州路,具有相当多的中国传统,也曾创造出许多近代化生活方式。可以说,这里是海派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南京路在北面崛起后,福州路则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文化人喜欢的消费场所。由于房价相对低廉,许多中小商家,如书店、报馆、出版社、饭店、书场、茶馆、妓院在福州路及其周边雨后春笋般出现。明末清初,当时政治腐败,社会动荡,这里却依然歌舞喧嚣,声色犬马,洋人、外国水手、官员、商人、青红帮和流氓地痞交杂在一起吃喝玩乐嫖赌。当然,也有文化人在这种松弛放荡的气氛里做着正经事:编书、出版、演讲、办学会、搞洋务、做生意。因此福州路既有文化街的美誉,也以娼优士合璧、宦商合流而闻名。
福州路附近是知识分子的云集之地,书店、书局、报馆是联系知识分子的纽带。1946年版的《上海指南》列 1家书店,其中有14家坐落在福州路,另有11家位于与福州路交汇的河南中路、山东中路口。这里交通方便,信息灵通,闹中取静,房地租价适中,很适合办文化事业。这里集中了中国当时最主要的书局,有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开明书店、世界书局、生活书局、中国图书杂志公司、光明书局、大东书局等。20世纪20年代是上海中文报纸鼎盛时期,当时中国最有影响的报纸也在这里出版,仅就有《申报》、《报》、《时报》、《时事新报》、《民国》、《新申报》、《商报》等1 家。
福州路是海派京剧的发源地。丹桂戏园在福州路开设新丹桂,号称“丹桂第一台”,确定了福州路在全国京剧界的地位。京剧名伶来沪,使上海人欣赏水平大大提高,并刺激了徽、昆、申、越剧的迅速发展,福州路上丝竹之声缭绕不绝。最高水平的京剧艺术虽然仍在北京宫廷,但福州路的平民娱乐最为生动多样,堪称中国的戏剧中心。西餐馆和广东餐馆的兴起,使福州路有了鲜明的餐饮特色。西餐馆,当时中国人称为番菜馆,有一品香、海香春、一家春等。广东人在福州路还开设了许多宵夜馆,如杏花楼、燕庆楼、燕华楼等,以快餐式的经营方式和低廉的价格招徕食客,深受欢迎。原来设在广东路的不少苏帮、本帮、扬帮餐馆纷纷迁至福州路开新楼,于是福州路有了新九华楼、新申楼、聚和馆、聚元楼等饕餮名楼。还有,旧时的福州路,还是个藏污纳垢的地方,上海最大的红灯区就在这里。最有名的高档妓院,就是福州路726弄会乐里的长三堂子,这里的高档 称为长三,顾客多为买办、官员、白相人、青红帮等有钱阶层。红灯区里的许多弄堂里,有许多低档妓院,这里的 称为咸水妹,顾客多为海员、职员、劳工和外地旅游者。
1949年5月上海解放了。以陈毅为市长的上海市人民政府,沉重打击了流氓帮会等恶势力,逐步在福州路上取缔了妓院、烟馆,荡涤了旧社会留下来的污泥浊水,其实,一个 ,就是一部血泪史。妓院里那些在旧社会里饱受侮辱与欺凌的阶级姐妹,人民政府给她们治病、组织她们学习文化,让她们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那些乌烟瘴气的舞厅也相继关闭, 们也得到了相应的安置。进入21世纪,地处福州路726弄的会乐里要被拆除了,令我不解的是,居然还有人在报纸上呼吁保留会乐里这样的建筑?当然,最后,还是被拆除了,取而代之的是现在西藏路、福州路口的时尚前卫的来福士购物商厦。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福州路开始了它新的一轮的改造。现在的福州路,已经是具有海派特点的新型文化街,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交汇点。山东中路至福建中路的中间的福州路地段已建成文化购物市场。此处以上海文化商厦、古玩城、上文精品总汇和美丽华公司为核心,发展经营文具、纸张、舞台装置、戏剧用品、高档办公用具等,还保留名牌笔墨老店,如周虎臣笔店、杨振华笔店及钱币收藏、文物古玩店。西藏中路至湖北路之间的路段以文化娱乐设施为主。这里有东方艺术中心、逸夫舞台、浙江电彰院、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区图书馆、区档案馆、区科委、区老年活动中心等文化单位和娱乐场所。1994年,天蟾舞台设立了以京剧演出为中心的逸夫舞台,这是全国演出剧目和场次最多、设施最先进最完整的京剧舞台。福州路著名的专业书店现在有外文书店、科技书店、古籍书店、上海书店、上海音乐书店、上海旧书店等。1998年12月,福州路矗立起一幢国际一流的图书经营场所——上海书城。总投资4亿元人民币,建筑面积达4万平方米,集书市、展览、办公为一体,成为远东最大的书刊出版发行中心,为繁荣文化街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可是那里的常客,呵呵,书痴嘛。在新的一批文学名著重新发行的1978年那年,我还好几次在福州路的科技书店通宵排队买书呢,我那A勋老朋友把我的一篇文章在她的《凝聚》杂志上发表,题目改成为《晚上他被书压死不是我谋杀的》,加进了她来我家访问时候,我夫人向她“告状”的内容:“他床旁边的书橱顶上的书堆到了天花板,哪一天这些书倒下来压死了他,可不是我谋杀的,你要证明的哦”。但是,话说回来,每每我去福州路,夫人还是叮嘱我,书买多了,不要硬搬,打个出租车嘛。
福州路的不但书店多,而且餐饮文化近年来也有新的发展。除了闻名全国的杏花楼大酒店,还有老正兴,我在那里接待过长篇小说《红岩》幸存的作者之一杨益言先生,他告诉我,《红岩》的作者之一罗光斌先生,在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在关押地坠楼而亡,时年只有42岁。值得一提的还有吴宫酒店,它与老正兴一样都是以上海本帮菜为主兼有住宿的中挡酒店,周围被书店包围,离南京路仅一步之遥,是个闹中取静的好地方,我在那里接待过铁人王进喜的儿子与知识分子的楷模蒋筑英的夫人。此外,还有浙江路福州路口老半斋的肴肉面是得过国家金奖的,在老半斋里中午供应的猪油菜饭外加肉丝黄豆汤与八宝辣酱,一共才花10多元钱,我有时候中午常常去老半斋解解馋的。当然,福州路上要吃饭不怕找不到好地方,新城饭店、万家灯火、还有来福士广场地下室的各种小吃与楼上的西式自助餐。而且这里离云南路小吃街只有5分钟步行的时间。
兰草好友要我在这里讲讲上海书市。其实,过去上海书市放在上海展览馆还比较近,现在放在虹桥开发区上海世贸商城,虽然在中山公园有免费车辆接送,但是还是多有不便。今年的上海书市是第五届了,我们单位也是主办单位之一。而且已经纳入了上海读书节了,在北京奥运会的日子里,8月1 日——19日在上海世贸商城举行。据说,书展品种达到10万种,全国600多家著名的出版社参加展出,书展期间,有池丽、莫言、阎连科、叶辛、叶永烈、陈丹燕、戴敦邦、韩天衡、朱大可、葛剑雄、钱文忠等近百位文化名人亮相上海书市,举办活动260多项。当然,书市期间,福州路的所有书店也有书市里的新书供应的。与书市相比,我还是更喜欢到福州路的书店去静静地淘书,肚子饿了,美餐就在旁边哦。
呵呵,我的朋友,一条福州路文化街的100多年来的巨大变迁,不就是我们的国家发生深刻变化的一个缩影吗?
共 849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阅读作者详实流畅的文字,有种穿越时空的感觉!”不知听谁说起过,想要了解中国的发展历史,“五千年文化,看山西;一千年历史,观中原;一百年变化,议上海”!沧海桑田、岁月流转,一切都在变化,一个地方的改变,往往表现它细节变迁。“上海福州路”,今昔的不同,应该主要发生在解放前后!福州路兴盛于19世纪后期:20世纪20年代,福州路中段是有名的文化街:明末清初,政治腐化,福州路不仅出现报馆、书店、茶馆,文化人出没其间。同时也诞生出妓院、赌场之类不入流的场所,洋人、官员、商贾以及流氓地痞交杂融合,可谓鱼龙混杂;29世纪40年代,福州路拥有全国数量最多、影响力最大的书店、报馆,一时知识分子云集。随着外来文化的聚集融合,福州路也是当时中国的戏剧中心。同时,福州路渐渐兴起的餐饮文化,以及上海最大的“红灯区”;20世纪40年代末,伴随着上海解放的步伐,以陈毅为市长的上海市人民政府,除恶扬善、除旧立新,破除一切旧社会残留的旧习:取缔妓院和烟馆,关闭舞厅,相关人员得到政府照顾、改造;20世纪90年代,政府改造福州路。兴建文化购物广场、保留名牌老店、改建精神娱乐设施,继续发展扩大餐饮产业,增加如“上海书店”之类的惠民行动……最后,总结”福州路“的今昔正是国家进一个世纪的变化缩影! 欣赏作者细腻独到的笔触,相信作者一定对所要描写的内容印象深刻,感情真挚深切,整篇文章,洋洋洒洒,自然随意,美文荐阅!【:上官风】【江山部精品推荐】
1楼文友: 17:22:22 阅读作者详实流畅的文字,有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不知听谁说起过,了解中国的发展历史, 五千年文化,看山西;一千年历史,观中原;一百年变化,议上海 !沧海桑田、岁月流转,一切都在变化,一个地方的改变,往往表现它细节变迁。 上海福州路 ,今昔的不同,应该主要发生在解放前后!
2楼文友: 17:24:07 福州路兴盛于19世纪后期:20世纪20年代,福州路中段是有名的文化街:明末清初,政治腐化,福州路不仅出现报馆、书店、茶馆,文化人出没其间。同时也诞生出妓院、赌场之类不入流的场所,洋人、官员、商贾以及流氓地痞交杂融合,可谓鱼龙混杂;29世纪40年代,福州路拥有全国数量最多、影响力最大的书店、报馆,一时知识分子云集。随着外来文化的聚集融合,福州路也是当时中国的戏剧中心。同时,福州路渐渐兴起的餐饮文化,以及上海最大的 红灯区 ;
楼文友: 17:24:55 20世纪40年代末,伴随着上海解放的步伐,以陈毅为市长的上海市人民政府,除恶扬善、除旧立新,破除一切旧社会残留的旧习:取缔妓院和烟馆,关闭舞厅,相关人员得到政府照顾、改造;20世纪90年代,政府改造福州路。兴建文化购物广场、保留名牌老店、改建精神娱乐设施,继续发展扩大餐饮产业,增加如 上海书店 之类的惠民行动 最后,总结 福州路 的今昔正是国家进一个世纪的变化缩影! 欣赏作者细腻独到的笔触,相信作者一定对所要描写的内容印象深刻,感情真挚深切,整篇文章,洋洋洒洒,自然随意,美文荐阅!
4楼文友: 08:59:49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 逝水流年 文学社团精华典藏。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小儿便秘什么原因
宝宝脾胃虚消化不良的症状
小儿腹泻如何调整饮食
生物谷灯盏花药业儿童眼屎多
小孩感冒体温高咋办
上一篇:长夏远了
上一篇:杨柳作家专栏神游白吉湖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