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对游戏经验的借鉴
文章来源:丹阳文学网 | 2019-12-19
游戏与络文学渊源颇深,两者在中国大陆兴起的时间大致相同,用户群基本重合,络文学的产业化也促使其借鉴甚至模仿游戏经验
2018年第4期《文艺研究》杂志刊发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黎杨全的论文《中国络文学与游戏经验》。作者认为,目前来看,络文学写作主要有两种代表性的样式,一是多媒体、超文本的实验性写作,二是类似中国络文学的商业化的批量生产。对前者来说,不管是络媒体技术的运用,还是虚拟生存意识的开拓,都带有络社会的印痕。而对后者来说,这种虽原创于络却带有强烈传统文学外观的作品,似乎与络社会并无明显映射关系,但作为络社会的存在物,中国络文学仍然呈现出络社会的文化特质与“情感结构”,只不过并非直接呈现,而是在两者之间,游戏成为重要的中介。
游戏与络文学渊源颇深,两者在中国大陆兴起的时间大致相同,用户群基本重合,络文学的产业化也促使其借鉴甚至模仿游戏经验。游戏由此成为络文学与络社会之间的中介。在此意义上,对络文学与游戏之间的关系,必须要重新加以审视。两者不能仅仅理解为工具意义上的借鉴,而应是本体意义上的植入,经由游戏中介,络文学表现了络社会重构的部分“新现实”,由此构成了它与传统文学的重要区别。络文学对游戏经验既有明显的借鉴,也有无意识的化用,对两者关系的研究不能只停留于表层,而应注意游戏经验的深层影响。不能只从消极的、负面的方面去理解游戏对络文学的意义,需要注意它带给络文学的新质。总括来看,游戏对中国络文学的“世界”想象、主体认知及叙述方式这三大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
在黎杨全看来,络社会带来了虚拟世界,而络文学的写手们对虚拟时空的感知主要是以游戏为中介的。游戏时空是虚拟世界的完美表征,除了具备虚拟性、交互性、生成性等特点外,还因为高质量的图像、便捷的操控系统及与其他玩家的交互而更有视觉性、沉浸性与社会性,因此对民“世界”观的隐性建构远超任何传统时空观念,这必然给中国络文学的“世界”想象提供潜在的氛围与灵感。游戏经验带给写手们的想象“世界”的方式,一方面他们深切地感受到世界可随意生成与架空,另一方面这又并非是遥不可及的世界,而是可随意出入的日常。世界已非昔日世界,这是一个人与神、平凡与超能、学院与江湖相混杂的新世界。而对络文学叙述方式的分析,需要联系游戏经验才能充分理解。由于影响的潜在性,研究者需要熟悉作品及游戏文化,尽管有难度,但这种还原作品想象痕迹与写作现场的分析工作无疑是颇有趣味与意义的。值得注意的是,游戏经验的投射并不意味着叙述的模式化,而是呈现出差异性。
作者总结道,深入挖掘游戏经验与络文学之间的关系,既能丰富人们对络文学的理解,也有助于揭示出文学、文化与社会在络时代的走向与新变。显然,这是一个颇为重要也让人期待的课题。
(:王怡婷)
宝宝拉肚子什么症状
小儿便秘饮食注意什么事项
消化不良应该怎样调理
什么人易得老年痴呆糖尿病胃轻瘫便秘怎么办
灯盏花龙头企业官网
上一篇:北京文艺网穷二代富二代
上一篇:文艺评奖应以稀为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