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作家的摇篮毛泽东文学院建院10周年访

文章来源:丹阳文学网  |  2019-11-26

■ 蔡栋

在长沙,有两个地方我一直很喜欢去:一个是岳麓书院,一个是毛泽东文学院。岳麓书院庭院深深,幽雅至极,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毛泽东文学院宽敞明亮,温暖之至,有一种时代的亲切感。正如一位朋友在毛泽东文学院刚刚落成时所言,如果说,岳麓书院是一片历经千年风霜的色香更浓的枫叶,那么毛泽东文学院则是一片嫩芽初上的春色。十年过去,如今,这“一片嫩芽初上的春色”已经是“满园春色关不住”了。

在毛泽东文学院建院10周年之际,对省作家协会专职副主席、毛泽东文学院管理处主任、国家一级作家梁瑞郴进行了一次愉快的访谈。

:毛泽东文学院已经走过十年历程,十年辛苦不寻常,这十年来,你作为文学院具体工作的主持者,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有哪些重大的举措?

梁:翠竹花香拥书卷,东风吹来满庭院。这个东风就是指省委、省政府的关怀,省委宣传部、省作协的大力支持,全国文学界的厚爱。借东风之力,10岁的毛泽东文学院在探索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在提高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品牌。

10年来,我们为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邀请中央文献研究室共同举办了《毛泽东与文艺》的展览。这个展览第一次全面反映了毛泽东同志的文艺思想和文艺成果。2002年5月,中宣部确定在中国革命博物馆展出。展出在北京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江泽民、李鹏、李铁映等中央领导亲临展馆参观。全国数以百万计的观众参观了这个展览,展览现已永久性留在毛泽东文学院。

10年来,我们按照李铁映同志的指示精神,在全国文学院率先创办了高等学历文凭教育,培养了近千名大专以上学历的专门人才。

10年来,我们创办了《文学风》。杂志一经面世,便在文学界获得了强烈的反响,在没要国家补贴一分钱的情况下,我们坚持正确的办刊方针,全国许多著名作家,都满怀深情地给我们赐稿。胡耀邦同志的诗作,也是其亲友委托我刊首次发表。

10年来,我们创办毛泽东同志资料研究中心,与全国毛泽东研究机构进行了广泛的联系,并已经出版专著多部,其中《毛泽东题词趣谈》、《毛泽东与科学家的故事》、《毛泽东与习俗文化》等书,独辟蹊径,获得了图书界和广大读者的赞誉。青年作家的摇篮 ———毛泽东文学院建院10周年访谈岳麓书院庭院深深,幽雅至极,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毛泽东文学院宽敞明亮,温暖之至,有一种时代的亲切感

:毛泽东文学院一年一度举办的中青年作家班获得了良好的反响,你说的“品牌”是否指这?

梁:是的。迄今为止,毛泽东文学院已经举办了六期中青年作家班,培养了 00多名中青年作家,已经收到明显的效果。

:12月6日我到常德参加第七届丁玲文学奖颁奖活动,听说这次获奖者中有四位是毛泽东文学院学员,一位还获得了一等奖。这些成绩,你更清楚,能否具体介绍一下。

梁:这个班不收学员任何费用,学费、住宿费等全免,学员是全脱产学习,当然入学条件也是严格的,每一期一个市州只有 名。经过层层推荐、审批,最后经省委宣传部审定。正因为诸多有效措施,办班收到了明显效果,据我手中不完全的资料统计,在湖南近二年列入重点扶植和关注的 1部作品中,作家班的学员作品就有18部。湘军“五少将”有三位是我院的学员,在全国重点文学期刊中,几乎每期都有作家班学员的作品,尤其是在第四届鲁迅文学奖评选中,第三期作家班学员田耳的《一个人张灯结彩》荣登榜单,为湖南原创作品实现了鲁迅文学奖的零突破,为文学湘军争得了荣誉。第一期作家班学员邓宏顺的长篇小说《红魂灵》也获得了省“五个一工程”奖,谈到本月颁发的第七届丁玲文学奖,杨拓夫获得了一等奖,刘绍英获得了二等奖,另两位分别获得了三等奖、优秀奖。事例还有很多,恕我不能一一列举。我们院庆十年,有一个展览,那里资料很详细。

:上山千条路,共仰一月高。事实胜于雄辩。到作家班学一下,效果确乎大不一样。你们是怎么想起要举办这样一个班的?

梁:建院伊始,我们便在全国范围内招收2000多名函授学员,但收效甚微。2000年,李铁映名誉院长视察学院,提出要“聚天下英才而教之”;时任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的 同志对作家班给予大力支持,明确每年由省委宣传部给予一定经费支持,并由省委宣传部、省作协、毛泽东文学院联合举办。 部长对这项工作也是全力支持,他在看望第四期作家班的学员时明确指示:“我认为这个班要办下去”,“这样一个班,每年办一次,可以起很大的作用和很好的影响。”所以说,举办作家班的创意是集体的作品。关键是得到领导的大力支持。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田耳说,真正的写作者就好比落地生根的植物,总能生存下去;但紧要关头给瓢水,会长势更好。作家班的学员采用的是什么样的学习方法,你们是怎样“紧要关头给瓢水”的?

脉络舒通丸为什么贵

血栓静脉炎的治疗

下肢深度静脉血栓治疗

怎么知道自己缺钙呢
小孩感冒打喷嚏
糖尿病性心血管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