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渔樵问答散文

文章来源:丹阳文学网  |  2019-11-16

摘要:提起《渔樵问答》这首古琴曲,据《琴学初津》赏析这首琴曲:“曲意深长,神情洒脱,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橹声之欸乃,隐隐现于指下,迨至问答之段,令人有山林之想。” 一曲《渔樵问答》,是几千年文化的沉淀。“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无论你有多少尘世间的万般滞重的心情,有多少忧伤和惆怅的思绪,在《渔樵问答》飘逸潇洒的古琴旋律中,都会烟消云散。这种音乐营造境界和范围,令人叹服,然古往今来几人能够? 曾经风靡大江南北的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正在热播时,曾经出现过万街空巷的情景。但我对剧中人物的命运以及剧情的发展,倒不是十分关心的,因为尽管演员阵容庞大、制片采用了现代的技术手段来大势渲染,但我总认为不如一卷在手来得惬意:香茗在左、孤灯在右的静坐品茗,或者半卧床头、轻嚼慢咽那些看似孤单而又连成段落的文字。面对电视剧总有吃人家残羹冷炙的感受。

但,我对《三国演义》开篇中的主题歌却十分在意,情有独钟,每逢杨洪基老师用那浑厚而深沉的歌喉放歌时,我就会情不自禁地驻足聆听:“白发渔樵江楮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可,数次的洗耳,发现,白发渔樵”四个字,看起来普普通通,却好像不怎么容易理解。

我不是好学上进的人,但对我有困惑的地方总喜欢去刨根问底,出于本性,我就刻意在心海那波光粼粼里,去打捞那些曾经入住的渔樵们。记得风华正茂时,我曾经学过一篇文言文,它的标题是《渔樵问对》,它也是一首琴歌,由古琴伴唱:……樵击担而对曰:“子在江兮我在山,计来两物一般般;息肩罢钓相逢话,莫把江山比等闲;我是子非休再辩,我非子是莫虚谈;不如得个红鳞鲤,灼火新蒸共笑颜”。渔乃喜曰:“不惟萃老溪山;还期异日得志见龙颜,投却云峰烟水业,大旱施霖雨,巨川行舟楫,衣锦而还;叹人生能有几何欢。那时候对于《渔樵问对》的内容只能够说是囫囵吞枣,只限字面的理解,难以真正感悟其个中味的。

关于渔、樵的来历,有一定的说法的,最有名的“渔”的代表,莫过于东汉的严子陵,早年,英俊多才的他是汉光武帝刘秀的同窗学友,风流倜傥的刘秀也十分赏识他的才能。后来,刘秀从外戚王莽的手里夺回大汉江山,当了皇帝后,开创了光武中兴的新局面。刘秀曾经多次请他到朝廷做官,都被他婉然拒绝。后来,一生不仕的严子陵,隐于现在的浙江桐庐,垂钓终老。对此,唐朝的诗仙李白曾有诗云“昭昭严子陵,垂钓沧波间”。到了清代,王士祯倾情墨泼《题秋江独钓图》:“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举重若轻,轻描淡写,短短的二十八字,便绘就一幅渔人秋江独钓的胜景,也写出了独钓寒江雪的意境。

再来看看历史上“樵”的代表吧,他就是汉武帝时的大臣朱买臣。朱买臣早年出身十分贫寒,靠上山打柴,天天以卖薪度日,后来妻子因忍受不起贫困,忿然离开了他,改嫁他人。嫁给了当时的一个泥瓦工,买臣的生活还是非常的贫穷,有一次,买臣去上坟,碰见了原来的妻子和他的丈夫,看着买臣清贫的样子,原来的妻子也非常的难过,就把祭祀以后的饭菜留给了买臣。可就是这种困境下,酷爱读书他,仍然自强不息,熟读了《春秋》、《楚辞》。汉武帝时,由同乡严助推荐,当了汉武帝的中大夫、文学侍臣。他与司马相如、枚皋等人常在一起研讨辞赋,将汉赋文学推到了顶峰。他口才出众,为支持汉武帝在内蒙古设朔方郡,以设郡十有利驳倒了御史大夫公孙弘。

朱买臣得到了武帝的信任,出入都是坐有4个轮子的车,入住的是高大、宽敞的房子。有一次,买臣坐车在街上行走的时候,看到街上的人都在围观,在围观的人里面,买臣发现了自己原来的妻子和他的丈夫(这时的买臣已经娶了新的夫人了。)朱买臣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就把原来的妻子和他的丈夫接回了家,并且给他们修了比较大的宽敞的房子,但是,朱买臣原来的妻子却因此而非常的后悔,就自杀了。

但,也有人说“樵”有禅意,不过这种说法待考。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渔、樵、耕、读的说法。民间的屏风上常会画着渔、樵、耕、读四幅图。渔图和樵图画的分别是关于严子陵和朱买臣的故事。耕图和读图画的分别是舜教民众耕种的场景和战国时苏秦埋头苦读的情景。渔、樵、耕、读是农耕社会时的四个主业,也代表了民间的基本生活方式,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不同价值观的取向。其中渔为首,樵次之。如果说耕、读面对的是现实,蕴涵入世向俗的道理,那么渔、樵的深层意象,就是出世问玄,充满了超脱的意味。

让我浮想联翩的原因,是我最近喜欢上古代的琴曲,莫名其妙地去重温那些经典的名曲。时常打开自己的音响,泡上一杯明前的碧螺春香茗,望着茶杯中蹁跹舞动的绿叶,打开流淌的古筝,或者播放清灵的琵琶,可谓既是人间的好享受,也可以培养自己那雅致的情趣。

这不,一不小心,我点击一首《渔樵问答》的古琴曲,它是一首流传了几百年的古琴名曲,反映的是一种隐逸之士对渔樵生活的向往,希望摆脱俗尘凡事的羁绊。音乐形象生动,精确。乐曲通过渔、樵在青山绿水间自得其乐的情趣,表达出对追逐名利者的鄙弃。

乐曲采用渔民和樵夫对话的方式,题材集中精炼,以上升的曲调表示问句,以下降的曲调表示答句。曲调飘逸潇洒,描绘出渔樵在青山绿水中悠然自得的神态。乐曲中时而出现坎坎伐檀或吱呀摇橹的声响,使人无法不联想起渔、樵生活的情景。

提起《渔樵问答》这首古琴曲,据《琴学初津》赏析这首琴曲:“曲意深长,神情洒脱,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橹声之欸乃,隐隐现于指下,迨至问答之段,令人有山林之想。”

一曲《渔樵问答》,是几千年文化的沉淀。“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无论你有多少尘世间的万般滞重的心情,有多少忧伤和惆怅的思绪,在《渔樵问答》飘逸潇洒的古琴旋律中,都会烟消云散。这种音乐营造境界和范围,令人叹服,然古往今来几人能够?

乐曲一开始,曲调悠然自得,表现出一种飘逸洒脱的格调,上下句的呼应造成渔樵对答的情趣。随着主题音调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又不断地加入新的音调,加之滚、拂技法的使用,到了旋律的第七段才形成了旋律的高潮。犹如妙手丹青的高手,又似技艺高超的雕塑家,在你不知不觉中刻划出了隐士的豪放无羁、潇洒自得的形象。音乐还运用泼刺和三弹的技法,刻意造成了强烈音响,震撼人心,在加上应和着切分的明快的节奏,使人无法不联想到在巍峨的高山,一位身材高大的樵夫,双手抡起大斧,咚咚地砍伐着。在第一段末,音乐所呈现的主题,音调又经过了移位,变化重复贯穿于全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写到这里,我不能不提那来自北宋的一部奇书——《渔樵问对》。聆听琴曲《渔樵问答》,再品茗《渔樵问对》,不难发现它们之间好像藕断丝连,有一定的内在的、隐形的关联。《渔樵问答》通过渔、樵的对话,运用音乐的语言来消解古今兴亡等厚重话题。而《渔樵问对》则试图通过简洁的对话,对世界做出根本性的哲学解释,它的作者是北宋儒家五子之一的邵雍,他学贯易理,儒道兼通,毕生致力于将天与人统一于一心的研究,试图把儒家的人本与道家的天道贯通起来。

《渔樵问对》着力论述天地万物,阴阳化育和生命道德的奥妙和哲理。通过樵夫提问、渔父解答的方式,将天地万物,人事社会归之于易理,并加以诠释。目的是让人们明白“天地之道备于人,万物之道备于身,众妙之道备于神,天下之能事毕矣”的道理。《渔樵问对》中的主角是渔父,所有的玄理都出自渔父之口。在书中,渔父已经成了“道”的化身。

渔父做为“圣者”与“道”的化身,由来已久。在《庄子?杂篇?渔父》中,曾经详细地记述了孔子和一个渔父的对话,渔父在对话中,对孔子大段阐述了道家的无为之境,孔子叹服,尊称渔父为“圣者”。

无独有偶,屈原所著《楚辞》中,也有《渔父》一章,他叙述了这样一个经历:自己被放逐后,漫不经心地游于一江滚滚流水的岸边,忧国忧民的心情,使得他看起来:“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就诧异地问屈原:“为何流落于此?”屈原悲怆万分而又无可奈何地回答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因而被放逐到这里。”渔父略加思索,一本正经地劝说屈原:“三闾大夫,你该看破世人世事,不必“深思高举。”屈原不听,执意欲“葬于江鱼之腹中”。渔父莞尔一笑,唱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随着歌声远去。渔父在这里,已经成为了一个欲引屈原“悟道”的先知。

如同其它古曲一样,《渔樵问答》也被好多文人墨客填写过词,用来抚琴吟唱。好曲配好词,这也是古代智慧的结晶,这里我们不妨摘取一些来品茗一下:比如开篇的第一段:“问乾坤古往今来,任桑田沧海悠悠。阳鸟月兔,飞鸟难留。天高地下,渺渺虚舟。总寄身寥廓。何虑何忧。光阴如水东流,渔人樵子,不识有王侯。信乎渔人樵子,不识有王侯。这江山与我度春秋。”又如第五段“花开叶落,不知世界,不记春秋。桃源流水,何处更那深幽。独坐那矶头,远岫层峦踏遍,力倦且休,此外又何求,此外又何求。又何求兮,又何求,任他野草闲花满地愁。暑往寒来春复秋,白发乱飕飕。青山绿水,相对话绸缪,乐以忘忧。婆娑岁月,尔我尽悠悠。”不用去细品文字,就能够体会词随曲意的同时,也为琴曲增色加润,共同演绎芳香而飘逸的旋律。

共 476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一篇四千字优美小文《渔樵问答》,让我又一次被作者渊博的知识所折服!本就是一首耳熟能详的曲子,作者却读出了禅意,读出了深意!电视剧《三国演义》的那首开篇曲,我们也是极其熟悉的:“白发渔樵江楮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引发了作者的好奇心,学生时代的文言文《渔樵问对》,破解了其中的谜底:关于渔、樵的来历,有一定的说法的,最有名的“渔”的代表,是东汉的严子陵,“樵”的代表吧,他就是汉武帝时的大臣朱买臣。而著名的古琴曲《渔樵问答》,已经流传了几百年。反映的是一种隐逸之士对渔樵生活的向往,希望摆脱俗尘凡事的羁绊。音乐形象生动,精确。乐曲通过渔、樵在青山绿水间自得其乐的情趣,表达出对追逐名利者的鄙弃。佩服作者老道的文笔,渊博的知识,以及那平和的心态,一杯香茗,一首古琴曲,洋洋洒洒挥就一篇优美的文字《渔樵问答》,想必作者也是一位“悟道”的先知!那么,还是让我们随着作者的飘逸的思绪,沉寂在那舒缓柔美、意味深长的《渔樵问答》琴曲之中,同时也用心品味这篇馨香的文字中那份淡淡的禅意吧!芳香美文,唇齿留香!【:星空下的蝶舞】【江山部精品推荐01 091520】

1楼文友:201 - 2 :55:02 问候作者雨春,写作愉快!

2楼文友:201 - 2 :58:21 雨春的一篇《渔樵问答》,让我自惭形秽了!因为我的确没有听过这首曲子,真是孤陋寡闻,哈哈,真该好好听一听,也可以悟出点禅意来,变成 悟道 的高手。问候作者,遥祝快乐!

楼文友:201 - 00:00:15 美文佳作,精彩不断。预祝美文成精!

4楼文友:201 - 0 :17:17 作者从一首幽幽的《渔樵问答》古琴曲入笔,层递展开,有叙有议,有感有发,对《渔樵问答》有着独到的诠释。伴着悠悠的琴曲,一副渔、樵交相辉映的宜人景色,活灵灵的展现出来,将读者引入了一个幽邈遐思的境地,让人回味无穷,让人品悟不绝......可谓美文佳作!!遥祝创作快乐!!

5楼文友:201 - 16: 6:08 又一次在雨春厚重的笔墨里学习了高雅的音乐!

回复5楼文友:201 - 16:2 :28 谢谢你的住足留墨,祝你创作愉快!

6楼文友:201 - 15:58:46 文章不仅写的美,编的更妙,加精是理所当然的,恭喜作者了!也感谢作者让我们长了见识开了眼界,写作辛苦了,敬茶!

回复6楼文友:201 - 16:24:49 谢谢你的阅读留评!祝你创作愉快,精彩不断!

7楼文友:201 - 16:48:04 祝贺雨春再获精品!!! 刘柳琴,邯郸市作家协会会员。自幼喜爱文学,笔耕不辍,全国第二届职工文学创作班学员。2012年荣登草根名博文化新人榜。已在多家站发表作品近百万字。

回复7楼文友:201 - 16:25:47 谢谢社长的回眸和祝贺!

8楼文友:201 - 09:41: 7 宁听于抚琴之中,享受着古曲之美,好一个《渔樵问答》,述天地论万物,揭示了中国儒道两家天人合一的哲学精髓。好文!

回复8楼文友:201 - 16:26:50 谢谢你的精彩点评!祝你创作愉快、精彩纷呈!

高血压与脑中风

老年人中风急救措施

通心络胶囊的作用

长期缺钙的危害
阴部潮湿解决方法
月经经期延长怎么办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