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笥山秀体系

文章来源:丹阳文学网  |  2020-03-18

摘要:玉炉和沉香本是一体之物,积年累月化作两个仙子,终日缭绕岭南位才子和秦淮雅士身边,久而久之感情笃厚,终成眷属

一、仪态万方的玉炉

我本是汉代玉仙,天长地久间我化身为一只玉炉。相伴与文人雅士。熏陶了一身高雅、文静、悠闲的性情。我的祖籍在浙江天台,不知何时邂逅了他,从此伴随着他落脚在秦淮河畔。

我周身走兽花纹,通体施黄绿釉,我的盖顶是峻峭起伏的山峦重重叠叠,中间点缀着飞禽走兽,隐约间似有神兽出没,虎豹奔走,还有一只活泼的小猴蹲踞在悬崖上或骑在兽身上。另一侧有一个猎人巡猎于山石间,我整个身体就是一幅秀丽山景和狩猎场面,我的足为三只作蹲立状的熊。我黄绿相间、通透高雅、造型别致、唯美、仪态万方而又别具匠心。因此更得他的喜爱。

他,就是杰,秦淮河边一个士大夫家族里喜欢熏香舞墨的雅士。

二、秦淮河畔的雅士

“十里秦淮”诉说着不尽的繁华。这里商贾云集、人文荟萃,历代都用“风华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来形容。秦淮河畔,有画舫、水榭、绿窗、朱户、宁静而不暄嚣,悠悠的刻画着多少古韵闲情。

杰的府上就居于秦淮河边。达官世家造就了他良好的修养,从小饱览诗书,让他文采斐然。

一天,他让家里的仆人取了一款香料,放在书房案台玉炉前,他自己走过去,亲自将香料片置放在玉炉之中,细心的用火柴将它点燃,一缕香屋便在书房袅袅升起。

杰很享受在玉炉前焚香的过程,这里面透着着杰精致的生活情趣。一向以来,杰无论遇到何种情境,只要在在玉炉前将香料点燃,自然就能保持身心的闲适,一副悠然自得的神态。而这一切离不开玉炉的包容。

因此,杰对玉炉爱不释手。

每每,杰轻轻抚摸着这款轻灵别致的玉炉,赞叹它只属于他的倾城之美。心里默诵着:

“秦淮水冷食柏珍,台山炉暖玉楼春”。

而此刻,云淡风轻、花落有声,对着玉炉,杰叹道:

岁月无痕,梦沉香凝,独听落花流水……唉!

……

杰这一声叹息,在府上绕梁回响。

凝视着玉炉良久,杰突然灵感一现。他马上叫书童铺纸研磨,之后杰挥笔写道:

玉炉烟散,

雨后飞燕,

葭苇溪桥素月寒。

淡柳桥边,

秦淮河畔,

幽花怯露心事乱。

炉香袅袅,

海月无边,

何人添香入笔端?

烟散香残,

幽幽漫漫,

倚帘把盏泪潸潸。

此情此景,直把玉炉看得泪眼婆娑,心意阑珊……

后来,玉炉实在不忍看杰的孤独,在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款款走下案台,还原为一个美妙绝伦的玉仙。

只见她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顾盼生姿,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光润玉颜,华容婀娜。令杰忘情、忘餐。

从此,才华横溢的杰屏翳收风,与玉仙朝夕相伴,亦诗亦酒亦文章,在秦淮河畔天长地久……

三、洁白坚韧的沉香:

我是一株沉香树仙,千百年来在山里繁衍生息,我幻化为沉香。我的祖籍岭南香山五桂山深处。千百年前,为沉香树时,我巍峨、婆娑,周身隐藏着一缕暗香。我的外表沧桑粗糙,状如松树皮。我的树梢似老人头发稀稀疏疏的,但却尖利,曾经,我根植于乱石之练就了坚劲。有洞穿顽石的毅力,抑或向下与向上。

与其他开花的树相比,我的确不堪称为佳树。

岭南才子华对我情有独钟。他曾赞我是真正的佳树。

他说:开花的树呈现于外表之美,虚幻而短暂,不可靠。真正的佳木不开花,但是须洁白内质与硬朗密度。

是啊,我不开花,如果剥离了我身体外表的那层树皮,我通体洁白硬朗,在我体内洁白之中便有一条纵向伸展的黑色,那黑色就是我的香之魂.

因此我就成了沉香。这应缘于我的不卑不亢。

四、五桂山岚的才子

“万卷轩窗明月悬,眼中见斓斑;一炷沉香火冷,夜半梦醒心闲。”

这句诗再现的就是岭南才子——华的生活境况。

华是地道的中国文人。中国文人大多爱香,在檀香、沉香、龙脑香、紫藤香、甘松香、丁香、石蜜、茉莉等香料中,华尤其喜爱凝集着五桂山魂的沉香。

不知是时刻不可离的香,使中国文人创造了迥异于西方的文化模式和文艺作品,还是因为文人爱香而促进了香文化的发展?总之,香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独特。它既是文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又作为创作的题材融入了文人的大量作品之中。

华是岭南大户人家的子弟,居住在香山城郊,家里有一个很大的院落,府第依山傍水,前面岐江碧波荡漾,后面五桂山岚五桂飘香。院子后花园里有一个别致的亭子,华最喜欢在亭子里摆设案台,拿几款五桂山沉香,放在玉炉里点燃,之后他坐在一边,看着沉香随着袅袅升腾的香雾,将自己罩在其中,华恍惚觉得自己已经置身于五桂山茂密的沉香树丛中,享受着漫无边际的快乐。

久而久之,这就成了华的习惯:

衣需香熏,被需香暖。读书以沉香为友;独处以沉香为伴。沉思默想,以沉香烘托其庄严;小亭之中,以沉香装点其儒雅;抚琴之时,以沉香佐导其心韵。幽窗破寂,绣阁欢歌,沉香一炉可畅其神而助其兴。品茗论道,书画会友,华何尝离开过沉香一款。

华常说:“无沉香何以为聚”!

要说沉香对于华的意义,明朝屠隆的一段话就是经典的概括:

“香之为用,其利最溥。物外高隐,坐语道德,焚之可以清心悦神。四更残月,兴味萧骚,焚之可以畅怀舒啸。晴窗搨帖,挥尘闲吟,篝灯夜读,焚以远辟睡魔,谓古伴月可也。红袖在侧,秘语谈私,执手拥炉,焚以薰心热意。谓古助情可也。坐雨闭窗,午睡初足,就案学书,啜茗味淡,一炉初热,香霭馥馥撩人。更宜醉筵醒客,皓月清宵,冰弦戛指,长啸空楼,苍山极目,未残炉热,香雾隐隐绕帘。又可祛邪辟秽,随其所适,无施不可。”

连燃沉香时候,玉炉的摆放,华也及其讲究。

记得唐代晁采诗云:“几上金猊静不焚,象床独卧对斜曛。犀梳金镜人何处,半枕兰香空绿云。”华理解这首诗旨在说香炉摆放的位置。

所以在华燃沉香的时候,他摆放玉炉一定要将玉炉放得“不夺香、不挡眼”

不过,岭南才子华与秦淮河畔的雅士杰所不同的是,华喜欢的绝不似杰喜欢的那种极尽奢华、别致,那种雕刻兽花纹、通体施黄绿釉的玉炉。华选择的是朴素的白瓷直筒高腰山水图案玉炉。那直筒高腰焚香炉,形似笔筒,在华的书房里,恰与文房四宝相得益彰,完美统一。

中秋节的晚上,华让书童将那白瓷直筒高腰山水图案玉炉拿到后花园的凉亭中,放在石桌上,自己将精心选择了几款五桂山上好沉香片放到玉炉中点燃,他要让沉香伴着自己在这里赏月。

沉香片片,香烟袅袅,华坐在石凳上,目不转睛的望着为了自己而倾情自焚的沉香,不由得心头一震,感从中来,于是令书童铺纸研磨挥笔写道:

沉香无语焚心瓣,

桂山秋夜月初圆。

粉身碎骨何所惧?

烟雾飘渺化为仙。

燎沉香月色里。

片片自燃,甘为我身相许。

心痛无语,

水面清圆,叶叶风荷举。

月朗星稀沉香燃,

冰眼余晖翠缕烟,

才晓恩深知晚矣,

无悔前世今生缘.

此情此景,桂山沉香不胜唏嘘。如此知音几世修来?于是,沉香果断地随着一缕香烟,还原为美丽的沉香树仙。

只见她: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含辞未吐。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含辞未吐,气若幽兰,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明眸善睐……如此美丽仙女,令华忘我、忘眠。

从此,五桂山岚,风度翩翩的华和美丽的沉香树仙朝潮暮暮,相依相伴……

共 276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我本是汉代玉仙,天长地久间我化身为一只玉炉……开篇即给人一种如仙似画的感觉;这是一篇比较独特的小说,令人浮想翩翩。纵观此文,跳跃性大,故事性不算强,但语言比较优美,内有有一股音乐节奏灌注其间,欣赏。【编辑:爱在无言】

1 楼 文友: 2014-05-18 10:29: 8 如果再展开一下,就更美了 为什么写作,我不知道。而这,正是促使我不断写下去的原因。

回复1 楼 文友: 2014-05-19 08:06:49 谢谢爱无言。您的指点非常专业,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心结。等有时间了一定好好展开情节。问候!

回复2 楼 文友: 2014-05-19 08:07: 0 谢谢天涯光临。一样的祝福您创作愉快!夏安~~~~~~~

 楼 文友: 2014-05-18 12: 1:58 文中的诗我很是喜欢,欣赏拜读了!遥祝夏安! 回复  楼 文友: 2014-05-19 08:08:28 嘿嘿,俺就是写诗出身滴。后来才玩起小说,笔涩,见谅哈~~谨祝夏安~!跌打扭伤能用狮马龙吗宁夏中医牛皮癣医院下肢静脉炎症状

如何治疗肩周炎
希爱力和万艾可选哪个好
白带多平时注意什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