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咱书法家写的春联
文章来源:丹阳文学网 | 2020-02-08
北京新春音乐会现场
“我们的中国梦 文化进万家”机场分局慰问演出——铁片大鼓《怕》
文艺志愿服务走进平谷区李蔡街
石景山区五里坨元宵节慰问活动 民间艺术家胡鹏飞赠送泥彩塑作品
首都摄影家为冬奥场馆建设工人赠送照片
第二届京张文化交流活动 李克石等表演古彩戏法《双四亮》
首都艺术家走进石景山消防支队慰问演出 孙志凯表演杂技《快乐的厨房》
“我们的中国梦”书法进万家活动走进怀柔区九渡河村
首都艺术家走进怀柔口头村举办轻型庙会 赠送美术作品
文艺志愿服务走进东四七条小学开展曲艺培训
“得嘞!有了咱书法家写的春联,过年的气氛就来了您呐!感谢艺术家还牵挂着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来自昌平区崔村镇香堂文化新村的村民高兴地说。这是首都书法家在香堂文化新村进行慰问活动的一幕,像这样的场景在北京很多地方都在上演。随着新春佳节临近,首都艺术家深入基层,走进农村、社区、学校、部队等,忘记了路途劳累,顾不上喝水休息,把洋溢着吉祥和祝福的春节文化年货送到百姓手中和心中,更好地满足百姓对文化生活的新需求和新期待,和百姓一起度过一个快乐祥和的春节。
元旦、春节期间,市文联组织各艺术门类的10支文艺小分队、千余人次艺术家,深入社区、农村、街道、学校、部队、企业,开展了90场“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文艺活动,足迹遍布北京16个区(街道、乡镇)及河北省张家口市。为达到更好的慰问效果,10支文艺小分队既独立成形又相互帮助、相互借力,力求慰问形式多样化,注重满足基层人民群众多层次的文化需求和艺术体验,真真切切做到把文化送到百姓手中,种进百姓心中,陪百姓度过了一个有滋有味、丰富充实的中国年。
文化送“福”温暖百姓心坎
春节前夕,市文联党组书记陈宁等文联领导及协会分别看望慰问了市文联部分老干部、老艺术家、困难党员等,向他们送去新春祝福,感谢他们为首都文艺事业和文联工作作出的贡献,祝福他们猪年幸福安康,艺术之树常青。
猪年到福气到,春节习俗不能少。首都书画家、民间文艺家早早就作好了准备,在百姓的期待中,带来了满满的祝福。首都书法家们兴致勃勃、一挥而就,“猪拱门如意,鸡鸣岁吉祥”、“猪拱财源旺,龙腾国运昌”等一副副寓意美好的春联展现在百姓眼前,在19场书法文化进万家慰问活动中,书法家共书写春联、“福”字两万多副(个),赠送公益慈善书法作品26幅。在北京美术家协会举办的14场慰问活动中,仅走进丰台区花乡草桥村一场就创作国画作品60余幅,对联和“福”字一千多副(个),书法作品50余幅。剪纸、中国结、木版年画、糖人、舞狮等各民间艺术门类的民间文艺家亮出绝活,引得百姓驻足停留、积极参与,有的跟艺术家学习吹糖人,有的认真观看制作年画,还有的干脆剪一个创意剪纸,9场慰问活动现场异常火爆。艺术家们亲手将对联和手工艺品送出,将祝福面对面送达。“艺术家们来给我们送春联、送‘福’字,我们心里感到特别暖和,这春联我得给我孙子辈的留着。”手拿春联的大妈兴奋地说。
好戏连台赢得百姓点赞
首都杂技艺术家们在新春来临之际,先后走进北京义工联、石景山区消防支队、西城区文化艺术中心等地,奉献了6场精彩震撼的演出活动,近2000名观众观看,《球技》《玩空竹的小妞妞》《假面怪人·拍球》《花舞蝶飞》等杂技和魔术节目让现场观众目瞪口呆,现场掌声和欢呼声不断。在西城区文化艺术中心,100多位听障孩子和坐着轮椅的残疾人朋友现场观看表演,演出结束时,艺术家们依依不舍地和孩子们共同表演了手语歌曲《隐形的翅膀》,《东方少年》杂志社现场捐赠100本《东方少年》杂志。
曲艺家们拿出看家本领,把笑声带到首都机场公安局、朝阳区王四营乡、北京市第五十中学等地,在12场慰问活动中,涵盖了相声、快板、双簧、单弦、北京琴书等多种曲艺形式,台下从蹒跚学步的孩子到满头白发的老人,都乐开了怀,拉近了百姓和北京曲艺、京味文化的距离。“我年纪大了,哪儿也去不了了,没想到竟然在家门口听上了相声,我打从节目开始一直乐到结束,就俩字‘高兴’!天寒地冻的,你们辛苦了!”演出结束后大妈拉着艺术家的手说。
当大街小巷播放着喜气洋洋的新年歌曲时,“北京新春音乐会”也拉开了序幕,来自全国各民族的老中青三代歌唱家欢聚一堂,用民族、美声、通俗、原生态等多种唱法演唱民歌,用悠扬的歌声祝福祖国繁荣昌盛,祝福北京市民吉祥安康。
为了让市民的新春佳节更加喜庆热闹,市文联精心筹备,组织各门类艺术家走进河北省张家口、北京市延庆区、密云区等边远地区,为当地群众送去了多场综合文艺演出,京味浓郁的古彩戏法《双四亮》,惊艳四座的双人舞《傀傀魅影》,幽默诙谐的相声《大戏台》,宛转悠扬的北京新民歌《京华春早》等多类型节目轮番上演,好戏连连,台上台下热情互动,将演出一次次推向高潮。来自延庆区旧县镇的大妈表示:“我早就听说这次慰问演出了,今天早早地就出了门,坐了好几站车,就想坐在前排看。演出的节目又多又好看,演员们表演得也卖力,看得真过瘾。我这么大岁数第一次看到这么好的演出,希望以后这样的观看机会能多一些。”
志愿服务为百姓量身定制
为了更好地服务基层百姓,北京市文联组织动员首都文艺志愿者成立文艺志愿服务小分队,先后来到门头沟区妙峰山镇陈家庄村、北京路桥副中心项目部、西城区西长安街街道等地,开展了9场文艺志愿服务慰问活动,开展培训课程500余课时,为近3000名百姓、部队官兵及首都建设者书写春联、“福”字近万副(个),送出民间手工艺作品六千余件。文艺志愿在“送祝福”的同时,还突出“种文化”的特点,根据百姓需求,边送边教,让群众在文艺创作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老师,上下结构的字我总是掌握不好写法,一写出来就很长,这是怎么回事呢?”“小朋友,你跟着我这样练习……”像这样百姓带着疑问与好奇来请教文艺志愿者的画面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屡见不鲜。
户外滴水成冰,北京城建大兴国际机场建设工地、北京城建轨道交通新机场线工地、北京城建国家速滑馆工地的施工现场却异常火热。工人们不畏严寒,干劲十足,摄影家们不惧寒冷,手持相机,追踪着每位工人兄弟的身影,站着、蹲着、跪着,甚者趴着选取角度,定格最美的瞬间,从摄影艺术的角度诠释、讴歌一线建设者们的敬业精神。摄影家不放过每一个精彩瞬间,在四场慰问活动中,共送出照片200余副。在怀柔口头村,村民三五成群地围在一起,欣赏着摄影家用镜头记录下的全家福。80多岁的王奶奶为了表示感谢,特意给摄影家纳了鞋垫,这厚厚的鞋垫里的一针一线都饱含乡亲们深厚的情谊。
两节期间,市文联主管的北京社区文化促进会、北京楹联学会、北京中韩书画家联谊会、北京国风书画普及教育学会等社会新文艺组织深入街道、农村、社区等地,举办了11场文艺惠民活动,创作并送出春联及“福”字4000多副(个),同时为广大群众、学生进行培训、辅导,开设讲座、展览、展演等,普及文艺知识,着力在广大群众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推动了文艺活动的普及和发展,受到了首都市民的广泛欢迎。
上一篇: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不幸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