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站在铁山之巅

文章来源:丹阳文学网  |  2019-12-11

摘要:这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通过描写铁山的自然风光,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虎行天下”徒步群的赞许。 小时候,就听说徽县有个铁山,大人们说它很高很高,离县城有二三十公里,站在山顶就能看到徽县城。长大后,又从年画上看到了被誉为“徽州八景”之一的“铁山日出”的图片,内心深处就油然而生一种向往,总有一种有朝一日一定要登上铁山的冲动。没想到,20多年后的今天,终于如愿以偿,让我有意无意中圆了这个梦。

半个月前,偶然看到一位同学在群里发的虎行天下户外俱乐部的群友们徒步游览徽县及周边名胜古迹的照片,深深地被他们的那种勇于挑战自我的精神所感动,同时,也被照片里那些如诗如画的风景所诱惑。而且当我得知他们已经谋划着将在“本周六”徒步上铁山的消息后,兴奋得一连几天都睡不着觉,于是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申请加入了“虎行天下户外俱乐部”,向群主报了名,并私下里做着上山的准备,买饮料、买水果、找背包、找遮阳帽……一切准备就绪,只等群主一声令下,即可启程出发。也许是好事多磨吧,没想到连续两个礼拜,就在准备上山的头一天晚上,疾风暴雨倾泻而下,铁山是上不成了。于是,心里多少有一点失落的感觉。等呀等,盼呀盼,终于盼到了又一个周末,天气晴朗,碧空万里,期盼已久的铁山之旅终于可以成行了。

周日早晨五点刚过,我就从梦中醒来,快速地洗脸、刷牙、吃早点、收拾背包,生怕队伍把自己甩下提前出发,于是,七点二十就来到金源广场,出乎意料的是,我的老同学——“微笑外挂”竟然比我还早,已经在广场里等着了。我们正猜测着会有多少人参加的时候,群友们陆陆续续地来了,八点整,由2 人组成的暴走团便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我们共乘坐三辆面的,车子进了西寺沟后,沿着弯弯曲曲的砂砾路面一路前行,虽然感觉有点儿颠簸,但大家的心里却美滋滋的,宛如要去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车窗外边的风景就像过眼云烟,丝毫没有引起我们的注意。车子走了大约20分钟后,按照群主的安排,我们在素有徽县天池之称的“文家池”下车稍事浏览后,就又沿着黑虞公路蜿蜒前行,大约9点半的时候,徒步大军到了乘车的终点站——“太和庵”,虎友们一个个迫不及待地跳下车,背起行囊,顺着上山的羊肠小道争先恐后地往上冲。走了没多远,突然觉得眼前一亮,原来,前面是一片大草甸!青青的野草在烈日下显得格外嫩绿,野草的下面夹杂着许许多多红白相间的野草莓,大家边走边弯下腰去摘草莓,我也顺势摘了几颗放到嘴里,一股又酸又甜的感觉直入心脾,我们仿佛置身于蒙古的鄂尔多斯大草原,城市里的喧嚣和烦恼在一瞬间都烟消云散。

走过了草甸,路开始变窄而且陡峭起来,随着海拔的逐渐增高,山上的树木由阔叶林变为针叶林,气温也在逐渐下降,我和栉风沐雨、“微笑外挂”三个老同学边走边开着玩笑,始终走在队伍前面,渐渐地,虎行大军也由“一字长蛇”变成“三五成群”,我们已快到山顶了,还有几位却还在半山腰。于是,我们找了一块阳光能透射过来的地方稍事休息,等大队人马走近了再继续前行。不一会儿,就到了山顶,跃入眼帘的是左右两座山峰,中间是一块略显凹陷的平地,在两座山峰的交界处,有一座砖混结构的平房,看上去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房子后面有一座铁塔和几根金属天线,一看就知道是前些年修的电视转播塔。房子的右边,是一座饱经风霜、刻满历史印痕的无字碑。再往右,我们看到的是一座年久失修、几近倒塌的旧房子,房子的背墙是用旧城砖和块石临时垒上去的,高低起伏的屋顶上零乱地铺着些青瓦,瓦沟里长满了青苔和杂草,与它旁边一座残墙断壁共同印证着岁月的沧桑。再往右走,有座庙宇占据了制高点,庙宇显然是经过修葺的,因为它的墙壁看起来很古老,但鲜艳的朱漆廊柱和金黄色的门窗以及屋顶上非常规整的二龙戏珠图案,都足以说明这一点。从院子到庙宇门口共有21级台阶,全部是用长短不一的条石铺成的,我们拾级而上,绕到庙宇后面,在蔚蓝的天空下,透过高低起伏的群山,向北望去,隐隐约约能看见县城的轮廓,大家纷纷在此摄影留念,同时真切地经历了“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当我们回到庙宇跟前时,其他虎友们或坐或站,形态各异,有的 着上身,有的挥舞着队旗,有的抢抓着镜头,有的静静地坐在草丛里,一派悠然自得的样子,看上去很有创意。等队员聚齐后,有虎友建议大家坐在台阶上合影留念。于是,我们顺着台阶自由组合,很快就排好了队形,群主调好相机后,赶快跑了过来,接连拍了三四张后,我们就又开始向左峰进发了。

其实,左峰和右峰离得很近,总共不到100米。到了左峰后,首先进入视线的也是一座庙,与前者相比,这座庙雕梁画栋,古色古香,门窗框上画着“八仙过海”图案,透过木制窗框,看到里面塑着“玉皇大帝”的神像,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玉皇殿了。庙的右墙角横放着一块石碑,碑上的文字清晰可辨,最右边一行大字是“重修铁山玉皇殿记”,后面的小字详细记录了重修玉皇殿的经过,碑文的落款时间是“一九九八年三月二十日”。虎友们在这里席地而坐,拿出各自带的食物和水,摆在地上,花花绿绿,琳琅满目,蒸面、馒头、饼干、菜饼、饮料、桃子、杏,还有黄瓜等等,应有尽有,异彩纷呈。大家互相谦让着,就像一个历经百年的大家庭一样,充满和谐,充满友善,充满真情。

用过午餐,大家又来到庙后——铁山的最高峰,也是铁山最险要的地方。峰顶很小,而且陡峭,真有壁立千仞、玉树临风之感。透过翠绿的灌木丛往下看去,来时走过的那片草甸显得很渺小。如果用“泰山之雄、华山之险、黄山之奇、峨嵋之秀”来形容,虽然有点牵强,但却一点也不为过。虎友们在这里争相拍照留念,把眼前这片人间仙境永远地留在了记忆里。

随后,虎行大军清理收集完垃圾后又踏上了归程。和上山时相比,下山的旅程显得有点短暂,走了有半个小时,先头部队就到了半山腰,大家找了一处荫凉的地方,或坐或卧,休息了片刻,等大部队到齐后,有人提议在前面的一片草地上摆造型合影留念,想法一说出来,立即一呼百应,大家纷纷表示赞同。先是有人提出摆个“虎”字,但考虑到“虎”字笔画太多,人数不够。于是,有人建议摆成“人”字,得到大家认同后,群主像个猴子一样,三下五除二就爬上了草地下面的一棵松树,指挥大家或坐或躺按笔画摆“人”字,造型摆好后,他给大家连拍了几张照片。接着,又有人建议再摆个“天”字,取“天人合一”之意。大家又按照群主的策划,经过一番组合,摆成了一个大大的“天”字。后来,从群相册里看到,这个“天人合一”的造型摆得还是蛮有气势的。

回到太和庵后,在候车之余,虎友们有的拍照,有的休息,还有的在与一位智障的老者调侃。等三辆车子都到齐后,除了少数几个人因怕热而乘车返回外,大多数虎友都嫌运动量不够,又坚持暴走了大约一个小时,翻过一座小山梁后,才上了车。

返程的路线选择的是通往嘉陵老神沟的路,车子转了几个弯后,停靠在了一处河谷地带,这里的青山绿水、飞瀑流泉,让人如痴如醉,留恋忘返。大家纷纷脱了鞋子,挽起裤腿,就势坐在河边的山岩上,把脚浸泡在清凉的河水中,尽情地享受着这天然浴场的温馨与浪漫。洗完了脚,大家又乘车出发,车子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继续前行,老神沟、嘉陵镇都被我们一一抛在脑后,不一会儿,到了田河,按照群主的提议,我们找了一家回民开的农家乐,置身在花红柳绿、景色宜人的农家小院,品尝着美味的干煸土鸡,痛饮着沁人心脾的雪花啤酒,好一通海吃海喝,顷刻之间,风卷残云,没等回过味来,所有盘子都是清澈见底了。说实话,这也是我有生以来吃得最香的一次饭了。

这次铁山之行,让我感受颇深:这支团队,虽然貌似松散,但却有着非常严谨的群规,它始终秉承“平等、自愿、互助”的原则和“绿色、环保、休闲”的理念,在“除了脚印什么都别留下,除了照片什么都别带走”的宗旨引领下,完成了一次又一次轻松而愉快的户外旅行。这支团队,也是一支生命力很强的团队,相信它将会长久地存在,而且还将走的更高更远……

在这里,也特别要感谢一下群主和几位管理员,是他们为大家提供了这样一个减轻压力、挑战自我、释放心情、享受自然的大好平台,而且他们一直都在不辞劳苦、无私奉献,默默地为大家操心跑路,默默地为虎行天下户外运动的发扬光大而奔波着。加油吧,群主!加油吧,管理员!你们的一举一动,大家都有目共睹;你们的无私奉献,大家都铭记在心。

在这里,也让我真诚地为你们说一句:谢谢!

共 04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这篇游记,开篇就用了衬托的手法,反复渲染作者对铁山的向往之情,铁山之行能实现的喜悦之情。以行踪为线索,具体描写了作者一行登阅铁山的见闻感受,客观地记录了这些见闻内容。文章不只是写铁山,还用相当重的文字写了这次铁山之行的人,写了一行人的生活,写了一行人的留念行为,写出了这群人的关系,这些内容,从又一个角度写出了出行的快乐和意义。【:春雨阳光】

1楼文友: 20:2 :11 跟随朋友的文字,分享朋友的这次铁山之行,分享了朋友的快乐。 语文教师

2楼文友: 21:02:55 非常感谢春雨老师精彩的点评!我会继续努力的。

云南道地药材灯盏花的作用

云南道地药材灯盏花好用吗

云南道地药材 灯盏花有哪些

盐酸索他洛尔片的适应症状
儿童流鼻血的原因及治疗
生物谷灯盏花素片适合的人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