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老君奉玉皇大帝之命

文章来源:丹阳文学网  |  2020-02-26

太上老君奉玉皇大帝之命,下凡寻找十个人才上天理事。老君诚惶诚恐,又惊又喜。喜的是玉帝对自己的信任,愁的是从哪里下手,圆满地完成这次特殊的任务。好在老君学识渊博,道法高深。不急,慢慢来。
老君降下云头,先到终南山,自己的道场老君观里打坐歇息一下。当时正值正午,香客和道士们都去吃午餐去了,老君观里空空如也。老君来到自己的神像前,乐了。供桌上供满了上好丰美的供果鲜品。嘿嘿,自己的人缘还真不错,今天还真有口福。吃饱了好办事,老君也不客气,一阵风卷残云,将贡品消受殆尽,简单地清理了战场之后,老君隐身入了神像,闭上眼睛,学着神像将拂尘往左胳膊上一搭,左手伸着无量指,双腿盘膝而坐。
老君好像在打盹,实则脑海里在不停地翻腾。他满脑子里的都是这次的任务,十个人才,八个男的两个女的。选拔人才,“德”是基本。一个人没有了“德”,不能成为人,行尸走肉,衣冠禽兽,即使他〔她〕再优秀,也不可能持久,乃至走上顶峰,因为他〔她〕私欲太重,不能超然于物外。其次,就是“才”。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才是前提。没有本事才能打基础,想进入道法的更高层次,比登天还难。再次就是“悟”性,这点很重要,要想成仙成道,得有很高不俗的悟性。也就是说天生的学习细胞。俗话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最后就是“勤”。不怕苦。有的人前三项都具备了,开始的时候,有新鲜感,凭着热情,学得很快。可是越往后走越复杂,枯燥无味,一旦遇到挫折,吃不得苦,打起退堂鼓,一切就全功尽弃了。
对,“德、才、悟、勤”四个方面对于一个求学上进的修仙求道者一个都不能少,得从这四个方面选拔人才。策略定了,可是方向呢。茫茫人海,芸芸众生,人才济济,时间有限,如何能够又快又好地找到自己称心如意的十个徒弟,那就得靠机缘了。世上有多种缘,朋友之缘,兄弟之缘,夫妻之缘,亲人之缘,师徒之缘。朋友之缘,缘在互助。兄弟之缘,缘在道义。夫妻在缘,缘在恩爱。亲人之缘,缘在血脉。而师徒之缘,最全面,都有涉及。那位说了,师徒能有血脉吗,有,师父传道授业解惑,教人做人做事识道理讲礼仪,自然是具有精神血脉,俗话说师徒如父子,可见师徒之缘的亲缘血脉一点不比亲人之缘差。
老君深知这理。慎重地寻思了一阵,有了。老君气走丹田,暗发玄功,嘴巴不张,心中微微念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上善若水,厚德载物,道之道,非常道。有德有才须有时,机遇赠予有缘人。”这些天语梵音,老君是运用独特的太极阴阳唱功大法念的。一般人是听不到的。这种声音飘飘绕绕,一溜烟出了老君堂,围着终南山转了一圈,然后分兵十路进入凡间。机缘巧合,果真就有十个人听到,虽说不是蛮懂,但是知道是出自老子的经典《道德真经,》而这十个人也正应和了老君选材的四个标准,非常有缘地成为了老君的十个徒弟。
哪十个人物呢?要说老君的这十个徒弟,也是各有各的本事和特点。
铁拐李。咸阳城里,有个李员外,老来得子,取名李玄,这孩子长得眉清目秀,聪慧过人,读啥东西都过目不忘。老员外指望他长大后考取功名,光宗耀祖。不成想事与愿违,李玄特别喜欢道学,经常出入道门,潜心学道。把老员外急得,一个宝贝疙瘩,最后没法,任由他去。李玄学道参道,弘扬善意,时常接济穷人。一次,李玄元神出窍梦游终南山,遇见老君,痴迷道家学术,尽然七日忘归。家人以为他死了,将他下葬,入夜一场山林大火,尸首荡然无存。李玄急中生智,慌慌忙忙就近投胎,从此一个疯癫瘸腿丑陋肮脏,杵着一根拐杖,背上扛着一个大葫芦的乞丐铁拐李诞生了。老君感其善诚,收为弟子,传五道仙法,过境升仙。
汉钟离。燕京一带有一胡人,叫钟离权,精通汉语,尤善兵家阵法。他是营中参军,辅佐叔叔燕京节度使钟番镇守边关要塞,兢兢业业,忠心职守,屡次打败敌寇的入侵,维护汉室中原万里江山。一天,叔叔暗中谋反,准备与北方外族合兵一处,里应外合,入侵中原。是他,钟离权紧要关口大义灭亲,不但亲手粉碎挫败了他叔叔的兵变,还按朝廷律法斩了叔叔,保全了汉室江山的领土完整和世道和平,从此钟离权改名汉钟离。老君感其忠义,收为弟子,传五道仙法,过境升仙。
刘乐天。河北沧州有一庄稼汉刘大力,老实憨厚,身高八尺,力大无比,为人又很豪爽,不但庄稼活干得好,平常还喜欢习武弄棒,结交朋友,谁家有个难事,他都热心帮个忙。如果见了不平之事,不管是刀山还是火海,他都不含糊。一次县太爷的小儿子到乡下抢亲,刘大力上去教训他,谁知那个坏小子太不禁打,没两拳就死了。刘大力带着一把鬼头大刀连夜离开了家乡,从此后改名刘乐天,在汝州的一家武馆做了一名拳师,以教人武术为生。老君感其英勇,收为弟子,传五道仙法,过境升仙。
吕洞宾。山东淄博白云观有一青年道士,吕纯,天赋聪颖,精通武学,身为出家人,却放荡不羁,喝酒吃肉,外带点好色,风流倜傥,屡教不改,被师父逐出山门。带着斗篷,身佩宝剑四处云游的他,虽说有点不检点,却也没做过什么出格的事,还时常行侠仗义,教训过不少的坏人,赢得各地百姓的称颂,又因为他喜欢风餐露宿,居住在山洞里,大家给他起了个吕洞宾的名号。老君感其侠义,收为弟子,传五道仙法,过境升仙。
张果佬。山西衡州中条山有一隐士,名叫张果,年近八旬,精神矍铄,鹤发童颜。他乐善好施,常到闹市,讲道颂德,教大家修身养性,延年益寿之法。此人啥都好,就一个缺点,好忽悠,说什么自己现今已八百岁了,知道上八百年,下八百年。哄的皇亲贵戚、公子王孙纷纷请他传授仙法,他呢,也不拒绝,拿着高薪胡诌一番,而后乐哉悠哉骑着小毛驴到处逛游,用他的小金库施舍贫民。人人敬称他为张果佬,张半仙。老君感其品德,收为弟子,传五道仙法,过境·升仙。
曹国舅。信阳郡曹皇后有两个哥哥,一个曹琨,一个曹森。曹锟性格良善,为人厚道。曹森脾气暴躁,为人跋扈,专门欺负百姓。曹锟常常劝诫弟弟,注意言行,多行善事。可曹森不但不听,还变本加厉,我行我素。曹皇后管不了。曹锟为有这个弟弟感到耻辱,辞去官职,隐居民间,好善布施,结交朋友,吟诗作赋,独唱风雅,乐哉悠哉,忘却烦恼。人们喜欢他,还是叫他曹国舅。老君感其厚善,收为弟子,传五道仙法,过境升仙。
韩湘子。洛阳韩愈有个远房侄子名叫韩湘,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就是不喜欢读取功名,和平民百姓打成一片,把个大文豪韩愈气的要命,经常责骂他不求上进,可是无论韩愈出什么难题,他都能应付自如。一次更神了,叔叔叫他画牡丹,他三笔两划,顷刻间,一朵朵牡丹活灵活现国色国香跃然纸上,他拿起笛子吹上一曲《月上霓裳》那些牡丹花儿居然还能变幻着各种色彩,翩翩起舞。人们爱之称其韩湘子。老君感其能才,收为弟子,传五道仙法,过境升仙。
蓝采和。开封城繁华热闹,有一流浪汉,无名无姓,自称可怜人,蓝衣破衫,手持竹板,光着脚丫子,自编自唱好了歌,专门讽刺狼心狗肺的不孝之子,贪财好色的忤逆小人,当众骂街,玩笑朝廷,没一点顾忌。被官兵捉了,打了,放了,还是那样,死不悔改。官府拿他没有办法,只当是个疯子由他去了。虽然他很穷,却不吝啬,养了一群小叫化子,吃着大葱,咬着烧鸡,闲下来唱戏给民众们带来欢愉。人们喜欢他,就叫他蓝采和。老君感其正气,收为弟子,传五道仙法,过境升仙。
何仙姑。广东增城有一少妇,名叫何素。丈夫英年早逝,撇下一卧病在床的老母。心地善良,年轻美貌的何素谢绝了好心人的多次说媒,一心一意地照料婆婆。婆婆想吃酸的,何素就隔三差五地到附近的罗浮山上摘酸梅果子给婆婆吃。婆婆百年之后,何素守孝三年,变卖掉家产,在一处荷塘边开办一家幼稚学堂,教知识传文化,凡是穷人家的孩子吃住学全部免费。孩子和家长们都喜欢她,给她起了个美丽的名字叫何仙姑。老君感其孝义,收为弟子,教五道仙法,过境升仙。
罗琦女。河南灵宝有个郎中,郎中有个宝贝女儿叫罗芙,父女俩相依为命,悬壶济世,游走江湖,罗芙生得聪明俊秀,窈窕可人。一次一个大财主身患重病,命在旦夕,请了多少名医都无济于事,家人准备办理后事。是罗郎中父女废尽心思,用尽全力,妙手回春,救了大财主一命。可是好了的大财主动了邪念,要娶罗芙。父女俩婉言谢绝,哪知道,大财主恼羞成怒,派人杀了罗郎中。辛亏罗芙机灵,躲进了深山。后来罗芙在白云庵拜了一个师太为师,勤学武艺,三年后提着一对斩蛇剑下山报了仇。从此后罗芙改名罗绮女,四处为家,还为穷人行医治病。老君感其英烈,收为弟子,传五道仙法,过境升仙。
这十个人,跟随老君上终南山勤学苦练六个月,个个本领超群,道法奇纯,老君很是满意,最后腾云驾雾上凌霄宝殿演武升仙。

笔青云写于闯名堂之多宝斋

共 5 5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一段传奇故事,十个传奇人物,作者匠心独具,描摹得风生水起【编辑:耕天耘地】
1 楼 文友: 2011-08-28 17:45:19 小说读起来脍炙人口,畅快淋漓。
回复1 楼 文友: 2011-09-0 10:56: 5 谢谢耕主编好评,青云问好。
2 楼 文友: 2011-09-0 11:04:49 【本篇看点】为增强小说可读性,青云大胆揣摩和杜撰,将刘乐天和罗绮女〔本部书中的主人翁牛魔王和铁扇公主的前身〕两人编排,受太上老君亲点和传说中的八仙一道,准备上天成仙。呵呵,敬请垂正。宝宝积食夜里睡觉不踏实
南充癫痫病专科医院
下肢深静脉血栓如何治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