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框眼镜外一篇

文章来源:丹阳文学网  |  2019-10-20

仔细算来,这幅无框眼镜戴了四五年了。

之前的眼镜都是有框的,自己戴过镜架的颜色,无非就是黑色,或者银白色。有一年配了一副红颜色镜架的眼镜,眼镜片很大,占去了半边脸,现在想起来都有点好笑。

配无框眼睛的时候,以前眼镜戴了也好几年了,镜片上出现了很多划痕。看着别人戴着无框眼镜很舒服,于是自己也配戴了一副。

戴上以后才发现,这副眼镜是多么娇贵。

固定在眼镜片上的螺丝,经常会无缘无故地松动。更何况没有镜架的固定,显得单薄了很多。单薄倒也不重要,给我的感觉,它就像林黛玉,经常处于楚楚可怜的神态中。

镜片经常松动,也没有眼镜店那种专门的小钳子,用手轻轻地拧几下,还不敢用劲太大,怕用劲大了,眼镜片碎了,就麻烦了。

但是有一天,娇贵的林黛玉似的镜片,还是在我拧紧小螺丝的时候裂开了。看着眼镜片断在手里,心中很是感慨,美丽的东西都是易碎品吗?

后来又配了一个镜片,从那以后,擦眼镜的时候,或者拧螺丝的时候,很小心了。一般情况下,我也懒得去理它。甚至更多的时候,把眼镜放在桌子上,干脆不戴算了。

四十岁过了以后,分明地感觉视力没以前好了,似乎看远处更清晰了。或许是经常看电脑的缘故吧,竟然眼睛有点花了。看东西有时候还要拉远点才能看清楚。

不止一次地问自己,真的老了吗?老得有那么快吗?

几乎放下来的眼镜,只有在出门的时候,我才会想起来,分明地有时候,感觉视力比以前好多了,镜片的度数也比上中学的时候小多了,可见,真的有点老了。

出门戴眼镜,更多的时候,是为了看得远一些。如果远处看得不是很清楚的话,会很着急的。

只有出门,才会想起林妹妹一样的眼镜,试擦的时候很少了,更多的时候,它都躺在桌子的一角,好像在沉思着自己的过去。

四五年了,总是小心翼翼地守护着它,总是怕它出问题。

以后再换眼镜的话,决计不会再要林妹妹似的眼镜了。

也许,真是这一份小心翼翼,才能够在谨慎的岁月里,它还一直陪着我,出门的时候,至少我不会让它闲置着,清楚地看清远处的世界。更远的远处,它会让我产生很多莫名的悸动呢。

不知道它还能陪伴我多久,下一次换眼镜的时候,无框的眼镜该退出视野了。这样的小心翼翼,如走针毡的感觉,我不想再有了。

看病

一大早起来,陪母亲去看病。

起来也不算晚,快八点了。妻小声嗔怪,呼噜声吵死人了。是啊,一个人长期在外,回到家里,连妻都有点不习惯了。

母亲起的早,在等我。洗把脸,扶着母亲下楼,拦了辆出租车,直奔医院。

想着星期天,医院的病人应该不多吧,还真应了那句古话:莫道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挂了个专家号,到了诊室,前面有五六个人了,找了个椅子,让母亲坐着。

仔细算来,母亲的脑梗发现也两年多了。那段日子她说头晕,做CT查出来有轻微的脑梗。最近又头晕的厉害了,甚至影响到走路。她自己感觉走路不稳,经常有跌倒的迹象。去年冬天的时候,也摔倒过,好在穿的暖和,还不大要紧。

一个瘸腿的中年人,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应该是陪着他母亲吧。瘸的挺厉害的,走路身体明显地倾斜着。他的母亲大概也就是六十多岁,衣着打扮,很普通的样子。

好容易轮到给母亲看了,医生开单子,让做磁共振。检查也是两年前了,做就做吧,再确诊一下。

到了磁共振室,那个瘸腿的中年人和他母亲也来了。

两个老人自然而然地聊起天来了。

老人说他有三个儿子,带他看病的是二儿子。我逗老人,问其他的儿子呢?老人很生气地答复着,小儿子不管。大儿子一年给一百二十块钱。

我以为听错了,再次问了一下,给多少钱?

一年一百二十块钱,还是找人说话才给的,就为这事回家还和媳妇吵架呢。

一百多块钱,能干什么呢?我感觉心有点紧缩。

早知道现在不管你,小时候就不要管他们。

不管咋办呀,小儿子现在见了连话都不和我说,和仇人似的。

上法院告去。

告的话,就结仇了,告啥呀。

其实我知道,母亲告儿子,显然在传统的观念中,这个老人是做不到的。

回头我看看母亲,问母亲:和人家比的话,好多了,是不?

母亲笑着,不说话。

旁边有人走了,椅子空着,看见她的瘸腿儿子过来了,赶紧让坐下。

和他聊了一会,他说,人都是会老的,照管老人是应该的,任何人都有老的时候,就当是做给后人看,也是应该的,是吧!

我无语了,只是在点头。

很多年以来,我对残疾人是有看法的,曾经一度地认为,生理上有残疾的人,心理上一定有残疾。

但是我对这个人怀有了深深的敬意!

后来妻也来了,她怕我带的钱不够,送钱来了。

检查完,拿了药,走出医院的时候,看到瘸腿中年人和他母亲了,礼节性地跟他们打了招呼。

我们搀扶着母亲,打了辆车,回家了。

共 1870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眼镜,人到了老了的时候,眼睛看得越来越远,原来的近视眼到不治而愈。呵呵,也很好,省得再戴眼镜了。看病,每次去医院,就能看到人的好坏,经常对那些背着扶着自己父母的人,心生莫名的感动。尤其是看见有些人,背着亲人一层又一层地爬楼,就觉得这个老人真有福。当然,对那些不管父母的人,心里就很生气的。呵呵,不过作者说的:曾经一度地认为,生理上有残疾的人,心理上一定有残疾。这句可能是整个社会对残疾人的偏见吧,其实残疾人很多时候比健康人做的更好。问好。【;兰陵美酒】

1楼文友: 11:24:48 眼镜,人到了老了的时候,眼睛看得越来越远,原来的近视眼到不治而愈。呵呵,也很好,省得再戴眼镜了。看病,每次去医院,就能看到人的好坏,经常对那些背着扶着自己父母的人,心生莫名的感动。尤其是看见有些人,背着亲人一层又一层地爬楼,就觉得这个老人真有福。当然,对那些不管父母的人,心里就很生气的。呵呵,不过作者说的:曾经一度地认为,生理上有残疾的人,心理上一定有残疾。这句可能是整个社会对残疾人的偏见吧,其实残疾人很多时候比健康人做的更好。

你好,投稿请注意排版,清除原有格式。 陕西作协会员,生于六八年,左腿因骨髓炎致残,双耳失聪,已经发表作品一百多篇,代表作为长篇小说《生命的微笑》

云南特色植物灯盏花效果怎么样

云南特色植物灯盏花有什么作用

云南特色植物 灯盏花的作用

肠胃着凉不能吃什么
月经血发黑的原因
生物谷灯盏花滴丸好不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