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一顶狗皮棉帽子散文
文章来源:丹阳文学网 | 2019-08-29
摘要:再后来,我毕业留在了营口市,在一所中学里当老师,他们的评剧团解散了,他接了他爸爸的班到大石桥火车站当了一名铁路工务段工人。我们的友谊却一直保持了下来,就像那顶长毛狗皮帽子一样仍然是温暖的。 小时候,家里很穷,冬天到了,每天要顶着凛冽刺骨的寒风走三里路去邻村上学。怕我冷,奶奶从柜子里翻腾了半天,找出一顶旧麻绒棉帽子,给我戴上。那是爷爷生前的帽子,布面经风雨的侵蚀落了色,看上去蓝不蓝,灰不灰,破了好几处洞,上面的麻绒也磨光了许多,又瘦又小,戴在头上,像扣着一个橡子壳。本来爷爷活着的时候,就戴了许多年,然后给老叔戴了好几年,老叔长大了做了新棉帽子,奶奶没舍得扔掉。奶奶看我不满意,叹了口气说,“破是破了点,不过总比光着脑袋强吧!要不是我没舍得,现在你上哪找去?”于是拿起针线,缝了半天,又找来一根鞋带一剪两截缝在了帽子耳朵上,然后给我戴上,使劲往下按了一按,像是对我说,又像是自言自语:“是小了点呀!”
第二天,我戴着这顶棉帽子上学去了。原先在屋里戴着它,还觉得挺暖和的,尤其是刚刚疯闹后,还觉得热乎乎的呢,谁知道到了天寒地冻的室外,这家伙就露出原形了,北风一吹,烟泡雪一灌,只一会儿,它就凉透了,一点热乎气也没了,比没戴强不多少,脖子、脸蛋像有刀子刮过似的,火烧火燎的,两只耳朵竟然冻得疼起来。我只好伸出手在棉帽子的外面捂住耳朵。可这样一来,手又遭罪了,一眨眼功夫,就冻僵了,赶紧把两只手送到嘴边呵几口热气,再交叉着伸进棉袄袖子里。那棉袄是妈妈穿过的旧棉袄,袖子又短又瘦,手使劲往里伸还是不能全部进去,寒风酷雪,冻得那露出的只手腕和手背像猫咬了一样疼痛。袖子里的手还没暖和过来,耳朵又受不了了,只好拿出手捂耳朵。就这样一路上颠来倒去,冻得直哭鼻子。鼻涕眼泪又抹到棉袄袖头和手背上,不一会棉袄袖头就冻得硬硬的,一碰哗啦啦响,手背冻出一个个红包,几天后就生出冻疮,流脓冒血,钻心的疼。
那时候,冬天格外冷,家里也不热乎,除了睡觉的被窝稍微有点热气,出了被窝就直打哆嗦。摸哪都是冰冰凉,洗脸要先用水瓢敲碎水缸里的冰才能舀出水来,那水里面也带着冰碴,直划脸、扎手;要是夜里忘了把衣服塞进被窝,那穿衣服时衣服也冻得像铁做的,冰凉棒硬;从炕脚下拖过棉胶鞋,也是凉的,脚一伸进去,寒气会立刻像两条蛇从脚下顺着腿窜上来,让你连连打上好几个冷颤。孩子的脚爱冒汗,越冷越是水涝涝的,没有鞋垫,只好把玉米包皮挑里面嫩的,用梳子梳成碎丝,垫进鞋里。连吃饭的碗筷也冰手,一摞饭碗拿上来时冻在一起,要先往最上边的碗里盛点热粥,才能一个个地分开来。两碗热乎乎的稀饭下了肚,身上才有了热乎气。但饭菜里没啥油水,所以那点可怜的热乎气,一出门走上几步,就被外面的寒气给抽光了。
好不容易,走进了教室,赶紧往炉子跟前挤,耳朵、手腕手臂,还有脚都已经冻麻木了,失去了知觉,有时等到炉火把鞋子烤着了,都发现不了。因为年龄小,身材矮小,挤炉火还要受同学的气,甚至要挨打。等到上课的铃声响起,老师走进教室,浑身上下还不一定暖和过来呢,只好一边上课,一边在下边跺着脚。
放学时好一点,一是傍晚时风小了,有时风消了,雪停了;二是家在学校的南面,放学时是往南面走,背风。只有每天上学对于我来说就好像一次痛苦的上刑过程,几乎每天都是一路哭号着,现在想起来都揪心。有一天,我正哭号着往前走,突然破棉帽子倏地飞了,我吓了一跳,刚要伸手去抓,一顶长毛狗皮棉帽子落在了我的头上,霎时,一股暖流涌遍了全身。我抬头一看,是俊林。原来是他把他的棉帽子换给我戴上了,而我那顶破旧棉帽子正拎在他手里呢,只见他的脸红彤彤的,头发上还呼呼地冒着热气,笑着对我说:“别哭了,咱俩换着戴一会儿。”俊林家也是我们村子的老住户,论辈分我还得叫他叔叔呢。他爸爸是铁路工务段工人,经常调动工作地点,前几年俊林就跟着他爸爸到熊岳城去了,这是刚转学回来。他爸爸铁路上冬天发长毛狗皮棉帽子,自己没戴给俊林了。现在俊林又把它扣在我的头上。我感激不尽地看着他,止住了哭号,擦擦眼泪,赶紧跟着这个仅比我大两岁的小叔叔快步向学校走去。从此以后,每天早上我们都约好一块儿去上学,路上一会儿换换帽子,冻一会儿,暖一会儿,三次两次就到学校了。就这样,我们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第二年冬天,他爸爸又发了新的棉帽子,俊林就跟他软磨硬泡地要来了,把原来那顶我们俩换来换去的帽子给了我。我欢喜得不行,拿在手里仔仔细细地端详了好几天,宝蓝色的布面,狗皮里儿两寸来长的黄里夹黑的狗毛,手一摸,软呼呼,毛茸茸的,戴到头上顿时就有一股热气从脑袋上倾泻而下,直到脚后跟,然后又从脚下泛上来,全身上下就都被这热气包裹了起来。一般情况下根本不用系上帽耳朵,就扛得住寒风,我有时故意不把帽耳朵系到头顶上,就让两只帽耳朵像老鹰的两只翅膀在脑袋边上煽乎着,特有趣。
这顶狗皮棉帽子,一直陪伴我读完小学、中学,温暖了我好几十年,让我的心直到现在想起来还像被浸泡在温泉水里似的。也正是由于这顶狗皮棉帽子,叫我理解了感恩,也学会了去帮助别的有困难的人。记得有一次翻腾影集,还看到了我十六七岁时戴着这顶棉帽子照的照片呢,那时身体瘦削,脸也小,帽子大,扣在头上,几乎把整个脸都遮住了,只露出眼睛鼻子,很滑稽好笑。
读完中学,俊林爸爸调动了工作,全家也跟着搬到了营口郊区一个小小火车站老边去了。我为此伤心了不少日子,觉得老边站离我们村子一百多里地,隔着许多山水,这一别,恐怕很难有再见的时候了。我们就通过书信来往,那时不仅交通不方便,就是通信也很难。这一百多里路程,要是放在现在,坐汽车、火车一天都能跑上两三个来回,可那时,寄一封信都要一个星期。我给他写信,要让人捎到七八里外的公社才能投进邮筒,邮局的工作人员每天打开邮筒收一回信件,第二天才发往熊岳城,经火车邮到盖县,县里再分拣一次,装车发到营口市。营口市邮局才能把老边的信件拣出来,送到老边,老边邮局最后一次分拣投递,他才能收到。简直麻烦死了。即使如此,我们始终保持着不间断的通信。
我读完中学,到公社白云矿当了两年矿工。一次,矿上派我去黑龙江卖矿石,要不是有这顶狗皮棉帽子,还不知道会不会把耳朵冻掉扔在那儿呢——那鬼地方,那冬天可是比我们家乡冷多了。那半个多月的熬煎,可真多亏了这顶俊林送我的长毛狗皮帽子呀!还有一次冬天在矿坑里搬运矿石,没想到一块篮球大小的石头竟然从一丈高的坑壁上滚了下来,直接打到了我的头上,把我打昏了,要不是那顶长毛狗皮帽子为我遮挡减小了石头的冲击力,说不定我就一命呜呼了呢。等我醒来,发现那顶棉帽子被撕扯出一道大口子,我头上的头发也被齐刷刷地削去一绺,头上肿起一道条形大包。大家都说多亏这顶厚实的狗皮帽子救了我。我把破了的狗皮帽子捡回家,洗刷干净,让妈妈给缝好,尽管它已经变形了,也变丑了,但我却一直戴着它去矿上上班,直到恢复高考,进城上学,才恋恋不舍地把它留在了家里。
或许真的是命中有缘未尽,1978年我考入营口师范学校读书,一下子来到了俊林身边,只剩下了三四十里的距离。他已经工作了,在老边新艺评剧团里唱评剧。这方面他是强项,小时候就喜欢唱歌演戏。每次学校排练文艺节目,他都是主力和主角,演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他就是杨子荣;演《沙家浜》,他就是郭建光;演《奇袭白虎团》,他就是严伟才。他们的评剧团经常来市里演出,他便借机来学校看我。有时候星期天,我就去郊区老边看望他和他的家人。因为是一个村的街坊邻居,有着几代人的交往,小时候我就经常去他家里玩,不仅和他玩,还和他姐姐妹妹玩跳皮筋、打包儿、扳羊拐,所以老老少少全熟悉。他们因为在老边是外来户,没多少亲戚朋友,见我这个老乡来看他们都很高兴,每次都热情接待。大家闲聊时,提起那顶狗皮帽子,提起围绕那狗皮帽子发生的许多事情,提起父母后来搬家把狗皮帽子搬丢了,还唏嘘了好一阵子、笑了好一阵子呢。
再后来,我毕业留在了营口市,在一所中学里当老师,他们的评剧团解散了,他接了他爸爸的班到大石桥火车站当了一名铁路工务段工人。我们的友谊却一直保持了下来,就像那顶长毛狗皮帽子一样仍然是温暖的。谈恋爱时,彼此也是最早知道内心秘密的人。即使结婚后各自忙活家里家外的事情,无暇经常见面聚会,但是彼此依然在心里记挂着,经常写信、打,每到过年时,都发贺卡祝贺。夫妻之间闹矛盾,工作中遇到困难挫折,也都愿意倾诉给对方,也往往能够得到安慰和帮助。
......
现在,一晃四五十年的光阴过去了,冬天也不那么冷了,人们也嫌弃起笨重土气的棉帽子了,更别说狗皮棉帽子了,上街时或者很时髦地围着长条围巾,或者穿上羽绒服,棉帽子特别长毛的狗皮帽子,只有描写北方生活的影视作品里还找得到它们的影子。
当年那两个换着戴同一顶长毛狗皮棉帽子上学的孩子,如今都老了,我们都响应国家号召,只生养了一个孩子,且都是女孩。现在孩子都结婚了,他的女儿远嫁海口,在海南扎下了根,我女儿把自己的小家安在了鲅鱼圈,等于又回到了我和俊林的故乡。恐怕我们退休后就要随孩子去了,常住孩子们那里,那样我们就不得不分开了,到时候还能不能像以前一样经常见面,经常促膝而叙就难说了。只希望像那顶长毛狗皮帽子一样温暖的友谊,永远不落色,不掉毛,不陈旧......
共 6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一顶狗皮帽子,牵动了作者回忆的神经,与少年时代的许多故事联系了起来,想起了自己的同学俊林,想起了那顶帽子给“我”带来的机遇:我考入了营口师范读书,又和俊林老同学在一起了。闲聊中还提起那顶狗皮帽子的事情,得知丢了它,还不由得唏嘘了许久。这顶帽子给“我”的命运的转折,让“我”念念不忘。即便是当今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穿上了羽绒服,戴上了各式各样的帽子。可是“我”依旧想念那顶狗皮帽子。经历了许多之后,年纪慢慢地大了,还是希冀“我”和俊林能像那顶长毛狗皮帽子一样温暖的友谊,永远不落色,不掉毛,不陈旧,不破洞。”一篇发自肺腑的真情散文,温暖,精彩,值得品茗细读,倾情推荐共赏!!【:清风淡雅】【江山部·精品推荐】
1楼文友: 17:22:14 感谢作者赐稿给【荷塘】!问好! 在清风徐来的日子里,捧卷诗词,斜倚在竹椅里,笑看流年……
2楼文友: 17:22:52 一篇充满温馨的回忆性散文,让人越看越觉得生活很美好。欣赏了。 在清风徐来的日子里,捧卷诗词,斜倚在竹椅里,笑看流年……
楼文友: 17:24:01 【荷塘】有你更精彩!期待你佳作频出!祝老师写作愉快! 在清风徐来的日子里,捧卷诗词,斜倚在竹椅里,笑看流年……
回复 楼文友: 18: 8:58 谢谢淡雅,不过是 狗皮 帽子,不是 狗屁 帽子啊!(笑)
4楼文友: 17: :05 一顶帽子温暖了一个冬天,一段回忆温暖了一生,永远不落色,不掉毛,不陈旧不破洞。这深藏在记忆中的帽子就是我们的宝。 听风起,看月明,雪惹窗棂…… ——一声轻叹
回复4楼文友: 18: 9: 1 谢谢一声轻叹个关注和鼓励!
5楼文友: 20:02:25 是啊,冬天又想起这些事了。
回复5楼文友: 10:4 :16 是呀,因节睹物,睹物思人!
6楼文友: 20: 0:0 永难忘与猪皮棉帽子的有关过去!问好作者!!!
回复6楼文友: 10:4 :42 谢谢鱼在游,同好!
7楼文友: 09:10:04 常住孩子们那里,那样我们就不得不分开了,到时候还能不能像以前一样经常见面,经常促膝而叙就难说了。只希望像那顶长毛狗皮帽子一样温暖的友谊,永远不落色,不掉毛,不陈旧......欣赏佳作。问好学习!
8楼文友: 12:27:09 恭贺老师美文成精品!呵呵,喜欢老师的文字,本来昨天给老师的,正写编按,突然感到不适,就放弃了。改天一定好好给老师一篇,也是向老师学习。祝老师开心快乐,佳作不断!
回复8楼文友: 10:44:54 谢谢您,拙文劣笔,能够被您喜欢,得以青眼相看,深感荣幸!
9楼文友: 19:0 :20 祝贺佳作斩获精品,精彩继续哦~~~~~
回复9楼文友: 10:45:19 谢谢天龙!
10楼文友: 15:28:08 和淡雅聊她把狗皮帽子打成狗屁帽子时,笑了一阵子,我俩一致认为,淡雅的电脑该换了,哈哈!
回复10楼文友: 20:58:18 哈哈哈,就像我那顶爷爷戴完、叔叔也戴过了的破麻绒棉帽子,该淘汰了!
薏芽健脾凝胶怎么样
薏芽健脾凝胶疗程
小儿脾胃虚弱怎么调理
冠心病喘不过气来热淋清颗粒治尿路感染吗
小孩眼屎多
上一篇:邱华栋以后会允许同性恋结婚的
上一篇:荷塘PK大奖赛醉在牛郎山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