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散文中国最大的汉画石刻博物馆

文章来源:丹阳文学网  |  2019-12-27

“惟汉代艺术,博大沉雄。”这是鲁迅先生对汉代艺术的基本评价。而现存能代表汉代艺术水平的艺术遗存,当首推汉代石刻艺术。作为汉代墓葬中的建筑材料,汉画像石是一种以刀代笔,以石为底的石刻艺术品,可谓我国古代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既如一部汉代的绣像史,真实反映了汉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又在我国造型艺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以鲜明的民族特征,对我国绘画产生了深远影响。河南是汉画像分布最为集中的省市之一,而南阳则是河南、乃至全国出土汉画像居冠的地市。以汉画像石为例,在全国收藏、封藏的6000余石中,河南占 000余石,其中绝大部分在南阳。

西汉时南阳是全国六大都市之一,东汉时是“陪都”、“帝乡”,两汉时南阳的侯王有22个。特别是东汉,帮助刘秀建功的重臣多是帝乡近亲,于是就在南阳封侯加官;东汉前期的皇后也多为南阳人,后族也有很多人被封官晋爵;再加上一批巨商富贾云集于此,南阳因而“盛极一时”。汉时人们有“事死如生”的习俗,盛行厚葬。南阳境内大量的汉画像石墓,正是南阳的贵戚、宠臣、世族豪富竞相夸奢的结果。南阳汉画像石墓主要分布于唐河和白河流域,这里是当时南阳的繁华地带,而且取料方便。白河流域的石料来自蒲山,唐河流域的石料来自湖阳镇的狮子山。

南阳汉画馆是一座收藏、陈列和研究汉代画像石的专业性博物馆,她是我国建馆历史最早、规模最大、藏品数量最多的一座汉代画像石刻艺术博物馆。南阳汉画馆始建于19 5年10月,当时的馆舍位于南阳民众教育馆内,馆藏汉画像石118块。随着大量散存画像石被发现和收集,原馆舍已无法容纳,于是汉画馆于1958年被搬迁到南阳市西郊卧龙岗上的武侯祠景区内,馆舍展厅面积扩大到900余平方米,共收藏画像石500余块,郭沫若先生为新馆题写了“汉画馆”门额。20世纪70年代中期,馆藏量由原先的500余石猛增至1000余石,展馆容量再次趋于饱和,1976年开始在原馆东北侧再建一座新馆舍,并于1979年竣工开馆,新馆展厅面积1700余平方米,展出画像石精品187块,馆藏画像石总量已达1500块。改革开放以后,作为南阳地方历史文化的杰出代表,南阳汉画像石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参观、研究南阳汉画的人日益增多,为适应新的发展需要,在80年代后期,国家、省、市有关部门决定投资新建一座规模更大、功能齐全,融展览、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馆舍,经过多年的努力,新汉画馆终于在1999年12月竣工并对外开放。

新汉画馆坐落于南阳市区西南方的卧龙岗龙首处,背靠蜿蜒起伏的卧龙岗,前临滚滚流淌的白河,北与南阳名胜武侯祠相邻,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整个汉画馆景区占地面积80余亩,院内的中心建筑是一座规模宏大的陈列大楼,总面积为6000平方米。

南阳汉画馆景园大门前两侧耸立着一对高达11米的仿汉门阙。大门入口处正中是一堵具有厚重、古朴特色的大理石墙壁,上刻郭沫若题写的“汉画馆”三个金色大字。穿过两边如茵的草坪,步入平坦的广场,拾级而上,就是一座凝重典雅、气势壮观的二重楼仿汉建筑——主体陈列大楼。

整个画像石陈列大厅的平面布局略呈“T”字型,展厅总面积2400平方米,馆藏汉画像石2500余块,荣获“2000年度全国十大精品陈列”的基本陈列“南阳汉代画像石”共分9个展厅,按内容分类展出画像石精品200余石,按展览内容分为序厅、综合厅(包括汉代农业、建筑、历史故事三部分)、社会生活厅、天文星相与神话传说厅、角抵斗兽厅、舞乐百戏、祥瑞升仙厅等部分。

南阳汉画像石的陈列充分采用现代化的装饰材料和独具风格的设计构思,尽可能地营造出一种浓郁的汉文化氛围。迎门的大厅内一对昂首而立的汉代大型石雕——天褛、辟邪,虽历经风雨沧桑,仍气势逼人,展现出一种卓然不凡的大汉雄风;序厅入口处,粗砺而又厚重的石墙连结着挺拔的双阙,遥远的汉代仿佛就在眼前;按仿汉代廊庑式建筑格局设计的展框内摆放着形状各异的汉墓建筑装饰石材——画像石,更让人真切感受到汉代建筑艺术之辉煌……

南阳汉画馆展出的画像石,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几乎涵盖了汉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堪称为一部图画式汉代史。生产劳动画像主要有“耕耘”、“捕鱼”等;建筑类画像主要有双阙、厅堂、楼阁等,是汉代建筑成就的生动反映;历史故事类主要有二桃杀三士、鸿门宴、西门豹除巫治邺、赵氏孤儿等;社会生活类画像内容庞杂,有达官显贵投壶晏饮、车骑田猎、斗鸡走狗、往来拜揭等生活场景,也有诸多奴婢的形象;天文与神话类有日月同辉、日月合璧、北斗星、彗星、牛郎织女星座、苍龙星座等具有天文学价值的画像,还有与天文密切相关的许多神话形象和故事,如日月神、嫦娥奔月、羿射十日、雷公、风伯、雨师、河伯以及伏羲、女娲等,这些画像融天象与神话为一体,具有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双重价值;角低类画像有击技、刺虎、斗牛等,这些画像中的人和动物,形象夸张,富于感染力,充分展示了崇武尚力,富于挑战的时代精神;在舞乐百戏类画像中,有各种舞蹈、杂技和乐器演奏形象,展现了两汉时代歌舞升平的盛世景象,又是汉代南阳文化艺术空前繁荣的生动表现;祥瑞升仙画像类有龙、凤、鹿、龟等诸多祥禽瑞兽,更有羽人戏龙、乘龙骑虎的升仙场景,这些仙气弥漫、祥云缭绕的画像正是汉代盛行的天人感应、灵魂不灭思想的放映。

南阳汉画像石承三代钟鼎玉器雕刻之工,开两晋唐宗绘画之先河,留给我们以古拙素朴、活泼热情的艺术风采。其艺术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雕刻技法多样,主要可分为平面阴线刻、凹面阴线刻、平面剔底浅浮雕、横竖纹衬底浅浮雕以及局部的高浮雕等,其中又以横竖纹衬底和平面剔底浅浮雕为最多;画面布局疏朗,主题鲜明突出,大多为一石一主题的构图;形象刻画不饰细部,注重整体效果,简略的大轮廓显示出粗犷、豪放的审美特点;在写实的基础上恰当地运用了夸张和变形的手法,迸发出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和气势;线条流畅,动感强烈,如行云流水,又似轻歌曼舞,充盈着浪漫、洒脱的美学情趣;书法艺术方面,如许阿翟墓志铭画像石中的铭文,竖刻6行,满行2 字,共1 6字,既有隶书的纵横端庄,又可体味到魏碑的端倪,是隶书向魏碑过渡时期的代表作,对于研究中国书法、书体的发展史以及画像石的断代分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南阳汉画像石为我国一画一主题的传统独幅绘画构图形式开辟了道路,并为我国民族艺术确立了不拘形似、追求神似、寓情于画、精神超于像外的创作法则。正因如此,南阳汉画被称为“纯粹的本土艺术”。作为大汉民族的子孙,不到南阳汉画馆,就无法领略到汉文化的精髓,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

共 2660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读了先生文章,禁不止区区向往之至。说明性的文章在写作上是有很大难度的,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面面俱到,就是开中药铺,就是胡子眉毛一把抓。本文作者竟然将一篇说明文,写出了散文的意趣,写出了论文的理趣。譬如在介绍南阳汉画馆展出的画像石时,作者便调动一切写作首段,以叙述代替说明,以描写代替叙述,以议论抒情代替描写说明。使一篇说明文兼具知识性、趣味性和艺术性、思想性。【瘦酒赏读】

月经量多如何补血

月经血块多经期延长

月经量多吃点什么补

云南省特色植物药灯盏花
小孩半夜流鼻血是什么原因
小儿大便干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