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舞问君能有几多愁散文

文章来源:丹阳文学网  |  2019-12-07

在古诗词中,南唐主李煜的一阕《虞美人》,流芳于人间。他的诗词属于婉约派风格,加上惆怅的情怀,让后来人仰止,望尘莫及。从我看到这一首清词的那一天起,就深深地喜欢上了,伴着我的人生岁月,弹唱于心间。那时候,就听老师说,这是一首忧国忧民的清词,为自己囚困在他乡的处境而感叹。但是,在这首清词中流露出的意境和情感,却在我的人生中,演绎出了别样的情怀。

每每想起《虞美人》这首词,我就会自然地吟唱到: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让我慢慢地从似懂非懂中,就有了人生经历中深刻的感受。这首词,伴着时光的轮转,让我的朱颜已改。而自己的内心,却在时刻萦绕着:问君能有几多愁?

当我从一位“少年不知愁滋味”的青年,再到“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中年,就对“问君能有几多愁”有了深层次的理解。从“春花秋月何时了”的开句中,就将我带到了:春宵,是苦短的;花儿,是易凋零的;秋天,是充满了惆怅的;月亮,是有阴晴圆缺的。在这样情怀中,能不感叹吗?一下子,盈上我心头的正是:问君能有几多愁?而这个“愁”是为什么而愁呢?

在我还没有走入社会之时,愁学业、愁出路,还有一种为情窦初开的忧愁。那时候,就有了“少年维特的烦恼”。从一开始的迷茫、失落,再到相思、单恋,而又无从说起,不敢吐露。让那种压抑在心底的情怀和忧愁,成为了年轻时不懂得珍惜,年轻时不懂得爱情,一种自我安慰罢了。时过境迁,再回头看看,就是自己当时缺乏勇气和坚持,才有了今天“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感慨。

在我走入社会以后,愁工作、愁结婚,还有一种无奈的搁浅而忧愁。在现实生活面前,逃避没有用,想象没有用,而是自己要如何去一一解决,去实现的人生课题。因此,我在选择工作当中,经历了经商,打工等等煎熬的时段,最终落脚文化工作,这时候方知珍惜。在我的婚姻中,结婚时看到父母的跑前跑后,给我置办新房、出彩礼、招待亲朋友,方知父母对自己情深似海。这时候就明白了人们常说的:娶媳妇盖厦,提起就害怕。对于现实的惆怅,让我体会出了人生的辛辣滋味。

当我的生活独立以后,愁孩子、愁应酬,还有一种无法说出的孤独忧愁。我在人生奋斗的经历中,有了房子车子,走出了物质的低谷。可是,面对孩子的成长,一言难尽,只能用父爱去关爱。到此时,才明白人们常说得: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面对林林总总的应酬,让自己有些吃不消了。本来一天下来的工作就够累的,但是社会中的各种关系还是要打理的。这时候,就明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感受。可是,当自己辛辛苦苦奋斗到一定时候,却有了心里的孤独,有了落差,这时候方感自己的心灵已是伤痕累累了。

现在,面对自己人到中年了,心中还有惆怅吗?我的内心告诉自己:有。此时,自己心中忧愁是:已经找不到当初的自己,回不到以前的纯真情怀了。原来总以为,白头发与自己无关,可是现在自己已经是“梨花上头”了,除过正常的肌体退化外,更重要的是心愁啊!原来总以为,一夜愁白头,是故事的润色罢了,现在就明白了,在现实生活中真有此事。可见,内心的忧愁,会让一个人在不知不觉中老去。

作为一个平凡人的我,在人间烟火中,体会到了各种的忧愁。凝望远处之时,就有了一种情怀,叫乡愁。有诗云:明月何时照我还?凝望月亮之时,就有了一种情怀,叫感叹。有诗云: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睹物思人之时,就有了一种情怀,叫思念。有诗云:一种相思,两种闲愁,此情无可计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正是在这各种情怀的忧愁中,印证了自己心中:问君能有几多愁?

现在我懂得了,这些“愁”是自己心灵的真切感受,那么如何去消除呢?我想,从自己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让自己的灵魂高尚起来,用一颗士子之心正确对待。学前人的高贵品格,去一点点地完善自己吧。平凡的我虽然达不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怀柔天下的高度,但是我会从内心一点点的去遵从,以照亮自己的灵魂。这样以来,自己心中所谓的那些“愁”,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我在心里告诫着自己:做个懂生活的人吧!如果自己能把心中的那些“闲愁”,用审美的眼光去对待,那么就让自己欣赏到了别样的“风景”。我喜欢欣赏静美的女子,在读书或者写文字时的那种专注。看她时而蹙眉,时而浅笑,就把心中那种微妙的小情绪就化解了。因此,在静思中、书写中,就让心头的几许闲愁就释然了。而我,多么希望有一位这样的女子,带着几许惆怅,为自己去抒写悠悠情怀啊!虽然说只时刹那的惊艳,但是会让我一生温暖。

问君能有几多愁?我想,有一位相知相伴的人,就会让自己知足常乐。在我的情感中,即使心中有“愁”,也是对她生活中的一种关照,让牵挂中变得温情四溢。在我的工作中,一个人只有将自己的事情做好,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去要求自己,慢慢地心中的“愁”自然就淡化了。在我的生活中,让自己的心情豁达起来,撷取几许雅致的闲情,伴着书香淡淡,静默安然。

共 2010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喜欢古诗词,就是从南唐主李煜的这一阕《虞美人》开始的。内向的我一直很安静,闲时只喜欢看些书。有一天,在哥哥的书房里,看到一本《唐诗宋词》,随手翻开,映入眼帘的就是这“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跟尚儿君子一样,从此就喜欢上了香雾氤氲砌、缱绻书隐秀的唐诗与宋词。一位“少年不知愁滋味”的青年,到“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中年,在人间烟火中,体会到了各种的忧愁,也体会出了人生的辛辣滋味;对“问君能有几多愁”便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直至今日,慢慢的懂得了生活的真谛,渐渐的明白了,即使有愁也要让愁变得温情四溢,让自己的心情豁达起来,撷取几许雅致的闲情,伴着书香淡淡,静默安然。而这样的闲情逸致,如果能有一位静美又懂心的佳人,在蹙眉中、浅笑中、静思中、书写中,带着几许惆怅、几许惬意、带着几多懂得、几多诗怀,来化解心中那小小的闲愁,那么,这人生将是多么的浪漫!多么的完美!多么的诗情画意啊!欣赏杰作,推荐共赏!【:茶韵静】

1楼文友: 10:44:42 感谢尚儿君子的好作品! 这里,就是我不愿离去的文字宴……

2楼文友: 10:45:17 人生谁无愁,尚儿君子的愁也充满了诗情画意!美! 这里,就是我不愿离去的文字宴……

楼文友: 10:46:01 能够将愁演绎成温情四溢,只有尚儿君子能做到!欣赏了! 这里,就是我不愿离去的文字宴……

4楼文友: 11:07:15 欣赏佳作,感谢赐稿墨舞风清,问君能有几多愁,一江春水向东流。任一番愁,肆意墨中游。学习了。期待更多精彩!

防止老年痴呆症的食物

慢跑可防骨质疏松

老年痴呆的护理要点

孩子中暑症状
红河哪里有灯盏花种植
轻度骨质疏松症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