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高于数字城市维权

文章来源:丹阳文学网  |  2020-10-31

“智慧城市”高于“数字城市”

导读:智慧城市,是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和知识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产物,是工业化、城市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并向更高阶段迈进的表现,也是在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础上,由信息化、数字化向络化和智慧化发展的新趋势。智慧城市是以互联、物联、电信、广电、无线宽带等络组合为基础,以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发展新模式。因此,智慧城市远远高于数字城市。

智慧城市,是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和知识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产物,是工业化、城市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并向更涨90元/吨高阶段迈进的表现,也是在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础上,由信息化、数字化向络化和智慧化发展的新趋势。智慧城市是以互联、物联、电信、广电、无线宽带等络组合为基础,以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发展新模式。因此,智慧城市远远高于数字城市。

1数字城市与智慧城市的涵义

数字城市是数字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字地球在城市的生产、生活等活动中,利用数字技术、信息技术和络技术,将城市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要素,以数字化、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的方式加以展现,本质上就是把城市的各种信息资源整合起来用于规划城市、预测城市、运营城市、监管城市。

智慧城市是智慧地球的缩影,是智慧地球在城市的体现形式。智慧城市就是让城市更聪明。通过互联把无处不在的被植入城市物体的智能化传感器连接起来形成的物联,实现对物理城市的全面感知,利用云计算等技术对感知信息进行智能处理和分析,实现上数字城市与物联的融合,并发出指令,对包括政务、民生、环境、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活动等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化响应和智能化决策支持。

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虽然内涵有所不同,途径各有差异,但对于“五化”发展要求下的中国城市而言,则意味着找到了城市建设管理、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及民生状态改变、提升的一个有力杠杆。

最为关键的是,把数字城市乃至智慧城市的一系列功能打造成一个强有力的产业,形成未来年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支撑中国长远发展。这一观点,已逐渐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2智慧城市与数字城市之间的关系分析

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3.0(信息港是1.0,数字城市是2.0),是基于数字城市(络城市)之上,把物联作为第五基础设施,利用和融合更为先进的技术,促进物人之间的互动能力,提高城市的智能化程度,是一种基础设施高端、管理服务高效、产业生机勃勃、环境智慧友好、未来特质明显的新型城市形态。智慧城市与数字城市是一脉相承的,是从数字城市一步步发展过来的,所以智慧城市建设一定充分利用数字城市的已有基础和资源,实现优化升级、节省资源,实现城市建设和发展思路和理念的智慧。

2.1数字城市与智慧城市的联系

2.1.1数字城市与智慧城市都是美国的舶来品

1998年1月,时任美国副总统戈尔在一次演讲中首次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概念。戈尔指出:我们需要一个“数字地球”,即一个以地球坐标为依据、嵌入海量地理数据、具有多分辨率、能三维可视化表示的虚拟地球。数字地球是指以地球为对象,以地理坐标为依据,具有多源、多尺度海量数据的融合,能用多媒体和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多维的表达,具有数字化、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特征的虚拟地球。数字地球发展至今,经历了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三个阶段。数字城市是数字地球在城市的具体体现,也是数字的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

时隔10年多,2008年11月6日,IBM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彭明盛在美国纽约市外交关系委员会发表演讲《智慧地球:下一代的领导议程》,提出智慧地球的理念。2009年1月28日,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与美国工商业领袖举行了一次圆桌会议。作为仅有的两名代表之一,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再次提出“智慧的地球”这一概念,建议新政府投资新一代的智慧型基础设施,阐明其短期和长期效益。奥巴马对此给予了积极的回应:“经济刺激资金将会投入到宽带络等新兴技术中去,毫无疑问,这就是美国在21世纪保持和夺回竞争优势的方式。”美国政府并将它写进国家创新战略。IBM认为,IT产业下一阶段的任务就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方方面面之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成物联。尔后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将“物联”整合起来,植入“智慧”的理念,不仅仅能够在短期内有力的刺激经济、促进就业,而且能够在短时间内为国家打造一个成熟的智慧基础设施平台。人类能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从而达到全球“智慧”状态,最终形成“互联+物联=智慧的地球”。

作为智慧地球战略的一部分,其重心是建设“智慧城市”,智慧地球应该首先在智慧城市中取得突破。智慧城市作为智慧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新热点,全球已有近300个城市(其中中国40多个城市)投入智慧城市建设。

2.1.2智慧城市的空间支撑是数字城市

现代城市发展的80%与地理空间位置有关系,智慧城市的空间支撑是数字城市。因为数字城市是城市的地理环境,是城市得以高效运行的指挥系统,同时也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城市的仿真系统。数字城市是沟通政府、法可能会被人抢先购买。不知是否最近风声较紧人和自然人的主要桥梁。如果将数字城市建设好,这将成为未来智慧城市的空间基础,所以一些城市已经开始由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过渡。目前,北京市正在完成从电子政务的领军城市到政务物联应用领先城市的转变,首先从政务领域开始,利用现有已建设成和正在建设的物联资源,推动政务物联的普及和应用,提高政府行政效能。这包括集成现有和即将建设的城市运行与管理的传感和信息数据,实现政府投资设施和信息系统的数据自动交换与共享;依托电子政务基础,提升城市公务管理与服务,实现数据的共享、协同、公开;从政务物联出发,进而带动商务物联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建设新一代高端智能的、可持续发展的智慧城市。

利用物理空间和络空间,开发物质资源与信息资源,是现代城市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从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迈进,也是解决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薏芽健脾凝胶吃多久
唇部整形
杭州去哪里看白癜风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