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炉犹暖麝煤残体系

文章来源:丹阳文学网  |  2020-03-27

金庸的任何一部作品,都有爱情,只是着墨份量的多少,在于作品的主路线为何?譬如《神雕侠侣》,主路线就是爱情,而《书剑江山》,爱情就是旁支,江湖情义才是主戏。

而金庸的著作中,只要谈及对爱情的深刻描绘,虽大多众口一致,公推《神雕侠侣》为最佳的论情经典。但综观金庸的所有作品,爱情的踪迹,何曾停歇?

以作品的的朝代论,从《天龙八部》段誉的痴恋王语嫣,到《书剑江山》陈家洛对香香公主的伤逝,爱情从未消失,只是深浅与篇幅大小的问题,对情字的钻研琢磨,向来就是金庸的拿手好戏。只不过对性别,还是以传统男女异 情为主。

直到《笑傲江湖》这部作品问世,书中的角色东方不败,才算是在当时的武侠世界中,投下了一颗另类的震撼弹。《笑傲江湖》是1967年在香港明报上连载的小说。但那时的整个东方世界,还属于战后的恢复期,没有手机,也没有互联网,西方文明刚入侵不久,还没有对当时的社会形态及价值观,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基本上,社会依然处在清末明初的传统社会架构中。

所以当东方不败那样的角色,在书中出现时,金庸对他的描述着墨并不多,不但人物造型刻划不深,而且一开始只是以一个篡夺教内权力的角色出场。直到后来任我行率男主角令狐冲,与东方不败大战时,他所展现的惊人武学,让读者眼睛一亮后,这个角色才被人注意。虽然东方不败,最终输在用情过深,为了救情人杨莲亭而分神受伤,但蓼蓼几页,却已够让那个保守年代的读者,对武侠世界中这般刻画人物的手法,感到惊世骇俗,历久难忘。

原本主观的认为,东方不败这个角色,只是作者为了日后,替练就同一武功系统的林平之,与岳不群两位书中人物的出场,在练完神功后,心性也将同样转变做一铺陈伏笔。

但这个安排,却被大导演徐克,在九零年代拍的电影《东方不败》中,将原本读者心中东方不败的男性形象,藉由大美女林青霞的担纲演出后而彻底颠覆。从此,东方不败这个原本在书中是穿着女装,却充满妖艳气息的阳刚男儿形象.硬生生的被扭转成了真正的女性美好面容。

这个结果,也许并不是当初金庸本人的初衷,但武侠小说本就是幻想出的产物,是真是假本不用太认真,只是如此种瓜得豆,却是东方武侠世界中从未有过的纪录。

其实所谓第三性——爱情,就爱情者的内心本身,对爱情的追求,与异性恋并无二致,性别差异只在外观,但内在的本身却依然追求的是异性恋。

但七零年代,华人世界还是处于旧社会的形态,传统的伦理思想,男女感情表达方式,还是围绕在封建保守的气氛中。所以当时别说武侠小说,就连一般的言情小说,对第三性之间的爱情描述,也是避之如洪水猛兽,不是隐晦不谈,就是根本没有。

所以当时社会气氛,同 情还是禁忌,因此就算是抗日名将白崇禧的后人,白先勇先生的作品《孽子》一书,也只能比《笑傲江湖》迟十年后才问世。由此可见,当时对社会对第三性感情的态度,是多么排斥与漠视。

因此《笑傲江湖》虽是金庸唯一的一部描绘了,除了男女之外的第三性感情的作品。但在当时的时空环境里,相信有很多读者,对东方不败这样的角色败亡,都曾经有一丝松了口气的想法。不过还好如今物换星移,当前这个已是多元社会的环境下,思想价值观已改变,大多数的人,已可以用比较宽阔的眼界,看待书中人物。

但所谓经典人物,本该必备横空出世后,会对后世人物刻划,造成一定程度深远的影响力量。而且观中国古典名著中各种英雄角色,原本形像皆为高大威猛,雄姿英发。但延续至今,不论影视剧集,或网络小说,对男主角的身影描绘,皆已转化为略带阴柔的中性样貌。这样的形象转变,也许原因众多,但东方不败这个第三性经典角色的塑造成功,绝对曾让后继的武侠小说作者,对人物的创造想象,起了一定程度的深远影响。

只是作者对东方不败对爱情的执念,描绘篇幅较多的同时,对东方不败在爱情上的表达方式,也依然没有偏离爱情本身,最伟大的主轴,就是心甘情愿为对方付出一切,甚至牺牲生命的执念。

因此《神雕侠侣》中当杨过中情花毒后,小龙女也义无反顾的扑向情花树丛,让情花针螫己身,与杨过一起中毒,就是因用情至深,失一人将无法独活,所以此生即无法同生,只好期盼能与对方共死。因此虽东方不败在面对令狐冲的独孤九剑,与任我行的吸星大法的强大攻击压力下,虽仅凭一根绣花针,本还游刃有余的抗衡当世两大高手,但当发现心爱之人将遭受伤害时,一样只能奋不顾身的用自身生命,挡住刺向爱人的致命一剑。

就金庸论情的脉络来看,刺中东方不败身体的那致命一剑,与情花丛中螫中小龙女身驱的毒刺,都属同一层级的致命伤害,而且两人也都是心甘情愿,并无二致的甘愿为情牺牲,只不过同样属于伟大的爱情本质,结局却是只能是一生一死。

这点虽不知是作者,故意让故事架构设计即是如此,还是有其它原因,但可以猜测出,就算是作者笔下,天下武功第一的人物,但在当时社会气氛及读者心中,还是只能无奈的,选择当时的主流价值,让东方不败与杨莲亭这样的恋人,黯然的退出书中角色。而且相信当时有许多读者,看到这个结局,也应都有如释重负之感。

这点可以就书中另外两位第三性的人物,林平之与岳不群的勾勒,就看出作者,最后依然是向传统价值倾斜的传统思想.

武侠小说本身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通俗文学的形式。所以描写人物故事,塑造人物形象的方式,本就具备与一般通俗文学同样的传统性。因此通俗文学作品中所呈现出的文学性,社会性和思想性样貌,也会表现出作者的精英意识,沿袭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样易被大众接受的传统社会价值观。

因此书中的另一角色林平之,本是属社会占较多数的异性恋者。但为了报仇的目的,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舍弃了爱情,作了类似与西方文学作品中,《浮士德》的与魔鬼交易。因此如此极端的下场,到最后只成了一半的第三性,因为改变的只是外表,不像东方不败那般,已从外在到内心,完全接受自己成为第三性的角色。

所以虽然身体已然改变,但内心依然对小师妹与令狐冲共演“冲灵剑法”时,因心生芥蒂而冷哼一声。但此举也让令狐冲,失手又弹飞了小师妹的宝剑,为了不再伤小师妹的心,只好自导自演让自己身受重伤。相信很多读者,在读到此处时,也会对当时令狐冲,如此对小师妹所付出的纯真爱情,感到彷如同受一剑。但持平而论,对林平之来说,挥刀自宫的那一刻,对小师妹的爱,从此也必须割舍,虽说自作自受,但伤痛的程度,又岂亚于令狐冲所受的那一剑?

也因此作者才安排了,虽然林平之后来心性大变,不但滥杀无辜,还让小师妹命丧己手。但对生世悲惨角色的善意安排.本就是传统东方社会,对弱者给予较大宽容的展现,因此最终林平之,并没有受到该有的制裁,而是到“梅庄”安渡晚年,作者没有取他性命。

末了岳不群才算是书中,全无人性的角色。因他挥刀将自身转变成第三性时,全然出于权谋,丝毫与爱情无关!但主观的认为,这可能也是小说中必须塑造出的反面形象,没有这般全然负面的黑暗人物,又怎能衬托出主角的光明内涵?

所以最终岳不群,不但落入自己设下的陷阱中,并且命丧于毫不会武功尼姑仪琳之手。将传统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观念,作为主角与第三性之间的完结。回到了传统通俗小说的正轨,也符合当时大部读者的心理期待。

北京陈元平教授曾对对传统知识分子,看待武侠小说的心态,提出“千古文人侠士梦”的概念,认为文人不止想把书读好,还想要兼具一身惊人艺业,文武双全,才是对自身存在于天地之间的价值认同。

但《笑傲江湖》不但将这样的观念延伸,还加入了较为前卫的第三性——爱情元素。只能说金庸确实是写作高手,也是武侠世界中,最出色的爱情魔法师。

共 012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不难看出作者是一个金庸迷,对这个武侠大师的作品研究很透切。本文着眼于金庸大师著名作品中的爱情观,从人物形象到其武功的设计,再到爱情,一环扣一环,吊足了读者胃口,这也是金庸武侠小说畅销的经典之处。读后受益匪浅的文字,欣赏!【编辑:阳媚】

1 楼 文友: 2016-12-29 20:25:49 欣赏作者的博学多才,期待你更多佳作!止咳药不含防腐剂效果好吗昆明中医癫痫病医院脉络舒通丸效果好吗

怎么有效治疗荨麻疹
孩子咳嗽有痰哮喘
如何治疗颈椎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