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回不去的故乡散文
文章来源:丹阳文学网 | 2019-09-30
到不了的地方都叫远方,回不去的名字叫故乡。故乡,这个充溢亲切和散发着温暖的词,深深地埋藏在每一个远离故土的人心底。故乡是一条条乡间小路组成的格子,故乡是炊烟缭绕的一幅山水画。所谓的故乡,是游子回不去地方。
十多年前,我离开故乡,去往一个叫作南方的地方,从此,我的足迹离开了故乡的那片土地,我不知道故乡是根,不管我走多远,总被它牵扯着。故乡牵引着我的梦,在无数个夜里,我都梦见我和我的小伙伴们,我梦见我和他们像儿时一样在故乡的小河边玩耍,小伙伴们的笑容还是那么的天真和灿烂。我们手拉着手过河,多么清澈的河水啊,鱼儿在里面游来游去,我们蹲在河边捧着清凉的河水洗脸,玩飞石,在水面上打水花,河水荡漾起一圈圈的涟漪……我从异乡的土地上惊醒,望着漆黑的夜空,再也无法入眠,我知道我开始想家了,但我回不去,至少这会还不能回去,我只能在梦里徜徉在故乡的土地上。
故乡离我并不远,我知道只是一列火车的距离,只要我想回去的时候,我买一张火车票在手上就可以回去了,但我不能急于回去,我是带着梦想出来的,有一天梦想实现了,我自然就会衣锦还乡。那时候,故乡是一枚枚的邮票,我在这头,故乡在那头,这也许就是当时我和故乡的真实写照。我写信,在纸上书写对亲人朋友的思念,然后就天天往工厂的门卫处跑,盼着收到回信,这是我与故乡的唯一联系。我很少打,因为费太贵了,有一次去邮局打,说了才一会,就十多块钱,吓得我以后再也不敢打了,只写信。我当时一个月才挣四百多块钱,每天要上够十二个小时的班,加班费一小时一块六毛七。那时候,还叫大哥大,只有大老板才用得起。
在起初的一年多时候里,我只能通过写信这种方式与故乡保持着联系。在这期间,发生了一件让我遗憾终生的事——爷爷去世了。远离故乡的我一点消息也没有得到,等爷爷都下葬了,我才在晚到的信件里知道了爷爷去世的消息。我打给村口的小卖部,叫来了我的家人。母亲哭诉着爷爷的去世,我在这头哽咽了好久,强忍住没哭,讲的时间很短,放下的那一刻,我出奇的愤怒,却无处发泄。我没有能回去,条件不允许,母亲也不让,就算回去也己经没有了任何意义。我就这样错过了为爷爷尽点最后的孝道。爷爷一直对我疼爱有加,我读高中时,爷爷己经生病了,但有一天,我放学出来,没曾想爷爷却站在校门口等我,他从他的中山装左上衣口袋里摸索着掏出了五块钱给我。我至今仍然清晰的记得这一幕。在我住校后,基本上没有人来学校看过我,爷爷是个例外,特别是他病的都离不开药了,还那么远的找来学校看看我,这让我一直铭记于心并心存感激。
在南方待了十多年,其间回故乡的次数并不多,一年平均不到一次,其中缘由不能尽述,有很多时候,天不随人意,错过了时间,没有自由支配时间和金钱的能力,也和自己执扭的性格有关,总感觉有点“无颜见江东父老”的感觉。在外打拼了这么多年,还是一无所有,有时也自我解嘲,实在不行,还是回家整理地球去,因此也会被众人取笑,瞧你哪点出息。所以一直在坚持,在努力,总想着哪天能风风光光的回到故乡,孰不知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在故乡与南方之间,把人演变成了候鸟,奔波来,奔波去,但故乡就是故乡,南方只不过是个驿站,人生下来就是一粒种子,落下地就生了根,不管做过什么样漂泊的梦,落叶终是要归根。
十多年时间过去了,故乡一直在慢慢地发生着质的变化,也许是过程极其缓慢,也许是因为我来去匆匆,不曾留意。反正故乡在不知不觉中己经变得面目全非了,乡间土路己成过去式,现在的路都是水泥铺就的。林立在房前屋后的各种树木,也都没了影,掉着土渣打着泥坯卷的土墙也不复存在,都是红砖绿瓦砌的新房。象征着故乡坐标的炊烟也几近绝迹,现在都电器化,没人再烧火做饭了,夜晚村庄的狗叫声也嘎然而止,田间地头,再也寻觅不着牛羊的踪迹。在一次次回眸中,故乡才恢复了它原本的面目,还剩下多少记忆,或者多少存在过的印记,在我这里,恐怕就只剩下那条窄逼的巷道了,十多年唯一没变的也就是它了,顶上是羽子杆子混着稀泥架在横梁上,如今羽子林,竹林都己夷为平地了。
在漂泊的岁月里,人是风筝,故乡是握着线的那把手,无论人这盏风筝飞多高飞多远,总在故乡这只手里拽着。身在远方窥视故乡的夏夜,我睡在露天的麦场上数星星,星光闪闪,荧火虫在空中飞舞……
【麦草垛】
麦子颗粒归仓以后,偌大的碾麦场上顿时显得开阔空寂起来,不再喧闹,不再熙熙攘攘,麦场恢复了它原有的秩序,平静且从容,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唯一引人注目的就是堆在麦场四周与散落在中央地带的一座座麦草垛,此时的麦草垛衣着光鲜,在阳光的映射下散发出耀眼的金色光芒。远远望去,像一座座金色的小城堡。在村庄开外的田间乡野,麦草垛成为这块土地上最后的守护者。
前世里,麦草垛是一粒粒的麦种,它们被一只只粗糙的大手抓起,洒向大地,这块大地之前被开垦,被一头牛,一把犁,一个人,相继蹒跚走过,经过耕耘的土地变得松软,一粒粒种子就这样钻进了泥土里,吸收着土地的养份,开始成长,生根,发芽,努力的向上,终于有一天,它们破土而出,显露出了象征生命的绿色,迎风招展着叶片,向上,向上,在不断的成长中,它们变得坚强,并长出青涩的果实,在阳光的照耀下,麦子黄了,金黄的麦浪翻滚着,把太阳的光芒变成一条河。
今生,麦草垛屹立在麦场,隐忍着时光的流逝,这个世界上的事物,到最后无非上天入地,麦草垛也别无它路,它们只能一点一点的燃烧自己,带给这个世界最后的光和热,这是麦草垛的宿命。燃烧后,麦草垛将化作一缕缕炊烟飘向梦中的天堂,抑或者化成灰烬重新回归大地,涅槃重生,在下一个轮回。
黄昏的时候,一名妇女提着娄子,奔向自家的麦草垛,她走到麦草垛前,前前后后打量着,她在看什么呢?麦草垛的表面平滑,经过风吹日晒,最外表的一层已变成了铅色,这一层护着里面的依旧泛着金黄色的麦草,这外表的一层就像是保护层,逢下雨下雪天,外表的一层会挡住雨雪,保持里面麦草的干燥。她在看有没有破坏到外面一层,如果有个缺口,雨水落进去,那里面的麦草到时就会腐烂。妇女检查完后,放下娄子,开始从以前的扯口上扯麦草,双手用力抓住一束,往后拉,拉出一束,放在娄子里,如此反复,还是有些吃力,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麦草己经压严实了。扯麦草就是要从中间位置往里扯,不可图省事在边上,或者表层不费力的装一娄子,这样是对麦草垛的损害。麦草垛有时确实压得太实,很难扯出麦草,孩童时的某一次,我和弟弟两个人提着两个娄子去扯麦草,麦草垛压得太实了,费尽九牛二虎之力都很难扯出来一束,我和弟弟在扯口面的正中间位置,拉住中间的一大把麦草,两个人一起用力,把脚都踩上麦草垛向外用力,我们还没有反应过来怎么回事,我当时只知道一下子眼前一片黑,然后睹得慌,难受的要死,我就拼命挣扎,等我挣扎着出来,急得都快哭了,弟弟也挣扎了出来像要哭了,我们既气愤又觉得好笑,诺大的一个麦草垛被我们拉倒了下来,把我们两个扣在了下面,这其实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很可能导致窒息。怪不得当时难受的都要哭出来了。
麦草垛是捉迷藏的好去处,麦场里大大小小近百座麦草垛,一帮人藏,一帮人找,然后又换回来,那时都藏在麦草垛里,随便在麦草垛的哪个位置挖个洞,挖出里面多余的麦草,自个钻进去往里面一藏,用手扯些麦草把口赌上,这样很难被找到。如果不是麦草垛刚堆起来的时节还好找些,就找人蹲下去那么大不是铅色的那片位置,一找一个准,就怕麦草垛堆起来还没多少时日,这样是看不出来的,整个麦草垛的色泽都是一样的金黄色。这样就只能找哪些不平整圆滑的位置,靠个人眼力了。麦草垛,是小时候的天堂,那里柔软,干净,不受任何约束,不分彼此,不会弄伤人,也不会弄脏衣服。麦草是很干净的,拿一个刚从地里刨出的红薯,把粘在上面的大块泥土先剥落,然后扯一把麦草在手上,缠住红薯,使劲地擦试,一会,红薯的皮都掉光了,一根白白胖胖的红薯出现在眼前。
在晾晒麦子的时节,麦草垛刚刚堆起来,晚上,天气要是晴好,大多数人都不会收起麦子,而是睡在麦场边上看麦子,这个时候,麦草垛自然会成为避风港,在麦草垛下搭个小篷子,拿个凉席,下面再垫上麦草,睡在上面抬头可见星月,别提有多惬意。麦场上的麦草垛,也会成为流浪汉的收容所,那些流落乡间的叫化子,没有地方可睡,只要找到麦草垛,对它们来说,那是最好的去处。在麦草垛的庇护下,他们才能睡个安稳觉。
麦草垛也是乡村事件的焦点,在乡村里,经常会发生麦草垛起火的事件,这肯定又是哪家小孩子不懂事,在麦草垛旁边生火玩,或者是放鞭炮之类的,又或者是大人们的烟头乱扔,还有可能是一种报复行为的实施。总之,身在乡村的人,几乎无一例外的都遭遇过麦草垛起火的事件。一般时间上会是在傍晚时分或是入夜,随着几声惊呼,安静的,熟睡的村庄开始沸腾了,人们提着水桶,脸盆等物件往起火的麦草垛跟前跑,渠沟里有水就在里面淘,没有就在井里打,家离的近的就在自家的水缸里舀。反正乱七八糟的一片,火光再大,也经不起人群的合力,经过一阵子折腾,火最终被扑灭了,然后人们拖着疲倦的身体散去,在离去时七嘴八舌的瞎猜测,说着各种是是非非,谁看到谁晚上没睡,去过麦场,谁又看到哪家小孩子在麦场上玩火。
村子里的事总是像麦草一样杂乱无章,张三家的粮食装起来是七袋,到了晚上拉回家去就只有六袋了,明明少了一袋却不知去了哪里,找来找去又没有掉在路上,是不是记错了,想来想去不对,带着各种疑问,去麦场上打问。总有人看到的,打问下就知道了个八九不离十,这又是那个贪便宜的婆娘,趁人家中午回家吃饭,麦场上人少,没人注意,把人家的一袋粮食藏在了旁边的麦草垛里,想等别人都走光了,到了晚上再去拉回自个家,不过没有不透风的墙,还是被人远远的瞧见了。这人啊,有时本性难移。到了晚上事情败露,又被人痛骂一通。羞愧的几天不敢出门见人,早知这样何必呢。
麦草垛是有季节性的,一季一换,如果旧的麦草垛还没用完,就把新堆的放中间,把旧的遮挡在上面,这样反复更替,麦子也是一茬一茬的更替,在麦场上堆麦草垛的人也在更替。
【磨坊遗址】
我看到的那个磨坊的遗址离我家不远,就处在我家正门对面的一处荒野里,隔着一条马路和一道很深的沟渠。从我记事起,磨坊就早已废弃了,我看到的只不过是一个弧型的像桥一样的一段结构,下面是个大坑,底部是乱石堆,弧型的这段石头砌得很整齐,突出地表,远看像极了一座拱起的石桥,只是略显单薄。开始时“石桥”下面那个大坑里经常有水,后来慢慢就干涸了。在雨水充沛的一些时节,里面还是渗存着少量水,这可能与它的建造结构有关。
磨坊离不开水车,木制的一系列结构,通过水流的冲力,旋转发力使上面的石磨盘转动。我从来没有看到过真正的水车,只是从电影电视里看到过,大致上如此。我想那肯定是极其有趣味的所在,但事实上那是个枯燥和乏味的地方,这和磨坊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一般相对比较偏僻,凝聚着时光的久远略显得苍桑了些,磨坊就像是乡间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守着岁月,在时光的长河里渐渐垂暮。
这座磨坊修建于哪年哪月,恐怕己经没有人知道了,它废弃了也有好些年,拿我的年龄估算下,它在这里站立了至少也不下三十多年了。在它的四周,现在都是菜地,村民们种着姜,青瓜,蒜,辣椒等蔬菜。人们去往那片菜地,都说去老磨坊那边,老磨坊己经成了一个地理坐标。在我小的时候,我和小伙伴们常跑到磨坊的遗址上去玩,它拱起的部分平整,我们喜欢站在上面,从上往下跳到地面,或者端几块石头,坐在顶上打一下午扑克。有时也偷偷把菜地里的青瓜等偷摘下来,藏在磨坊下面的大坑里吃。我们曾经在磨坊下面的大坑里,用三块石头搭建一个临时的灶,在下面烧火,把玉米棒子放在上面烤熟了吃,有时也烤麻雀,还找个破杨瓷碗煮青蛙吃。大坑下面有一段像地道一样的空间,以前可能是放水车的所在,通水的,现在堵塞了,只留下一小段,我们常躲在里面烤火,特别是天冷下雪的季节,我们在外面抱些玉米杆子,点燃了围火堆边上,搬块石头坐边上烤火取暖。
在磨坊遗址周边菜地里忙碌的村民,有时碰上下雨天,会不约而同的跑到磨坊下避雨,站在磨坊下的坑里,望着雨拍打在干涩贫瘠的土地上,飞溅起土星和水沫。有人就感叹道,这雨下得好啊,再不下场雨,庄稼就要旱死了。雨一时半会停不下来,人们就找块石头坐下来,拉着家常,诉说着自家儿女的事,诉说着那些生活的难处和苦痛,有人说到伤心处,忍不住就哽咽起来,旁人自是好言相劝,说都一样,各有各的难处。等雨停了,就又都从磨坊里走出来,回到各自的田地里,埋头干着各自未完的活计。磨坊里隐藏着很多辛酸的故事,有很多不为外界所感知,如同磨坊的兴建与废弃,没有人知道时间。
磨坊遗址底下那个大坑里的石头被很多人渐渐拉走,用来建造新房子打地基。这么多年过去了,那段突出地面拱立起的结构仍然健在,因为它来源于古老,隐忍着时光的历练,己变得坚硬无比,没有人会浪费力气在这上面。几十年间,磨坊周边的事物都在发生着变化,这块田地无人打理变成荒地了,那几棵长在周边上的树被砍了,以前在田间地头晃动的老人都坐骨了,但磨坊的这块遗址却没有完全消失掉,而是带着满目苍夷遗留了下来。离不开磨坊的那个久远年代早己经离我们一去不返,我们再也看不到真正的磨坊了,但磨坊的遗址仍将存在,它是这块土地上最后的见证者,记录着一个时代的远去和曾经的创伤。
共 5 60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文章使人共鸣,尤其是对一个同样身在异乡的人来说。作者以游子之身,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对故乡展开怀想。离开时的理想,难归故乡的无奈,漂泊的苦楚,到再归故乡后的面目全非,这些经历,是许多游子的一个缩影,给人深刻的触动与思考。【麦草垛】通过对麦草垛的追溯,麦子,麦草堆,堆麦草的人一茬一茬的更替,感受到时光的飞速流转,也道出了大自然界的生生不息,更是描绘出一副乡村民情图。字字句句里渗透着作者对故乡,对一草一物,一人一事的深厚情感。【磨坊遗址】磨坊是作者儿时的玩乐地,在磨坊里烤玉米棒,烤麻雀,烤青蛙,烤那时可以烤的东西。磨坊是孩童释放热情,载纳顽皮的地方,也是大人们拉家常,诉苦衷的地方。磨坊里容载着许许多多的辛酸故事,同时也记录了一代一代的喜乐与创伤,是这块土地上最后的见证者,虽然最后它瓦解了,但相信它以另一种方式存在在人们心底。“回不去的故乡”——回不去的是那个充满着欢乐,充满着故土人情,燃起袅袅炊烟,飘着泥土清芬的故乡。即使此后回去了,故乡已经物是人非。心中的故乡,是再也回不去了。文章文笔娴熟,感情细腻,质朴感人,推荐赏阅。【:紫月清影】 【江山部·精品推荐】
1楼文友:201 - 21: : 0 生活中,我们常常努力着去改变一些原始的东西,然而当它真的在我们眼皮下发生变化了后,我们又会无比的怀念它,也许这就是人性的矛盾之处吧。
时代在进步,许多人事物,可能我们也只剩下于心底怀念的余地了。
问候作者,祝好。 思无邪。
2楼文友: 09: 4:14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 逝水流年 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体检糖化血红蛋白
什么是痛风
饭后2小时血糖正常值
女人便秘吃什么能调理哪些是云南省特色植物药
生物谷怎么样
上一篇:指间散文重阳潭
上一篇:绿野中秋闽江话夜茶杂文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