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个月来体系

文章来源:丹阳文学网  |  2020-03-18

《既见君子》 张定浩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年1月出版

这本《既见君子》的小书,谈论的是过去时代的诗与人,叙说的则是属于作者张定浩的当下和感悟。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早有言:“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张定浩对此有着更为自觉的意识。所以从一开始,他就为自己圈定了路线:“不是做文学批评,也不是做考据翻案。”他希望以一种代入的方式坦诚而细致地借“他人的酒杯”浇“自己的块垒” 他要用属于自己的方式去贴近古人的诗心,呈现自己生命的色彩。

莱蒙托夫曾说:“不论什么书,序言总是写在最后而放在最前。”读罢《既见君子》,再翻到张定浩写的后记,觉得反之亦然:后记总是放在最后而写在最前的。张定浩的写作意图、过程乃至风格都在这篇后记中尽现。他絮叨着说起这本书的编排上古怪的次序 “从曹植开始,下探至李白,转而逆流到曹操这里,进而上溯《十九首》、《诗经》,又掉头朝向《楚辞》以降”。这看起来杂乱的次序,却是作者有意要保留的 这就是他当时阅读和写作的次序,虽然有违最初沿曾国藩《十八家诗抄》的次序一个个读、一个个写的初衷,但按部就班本非其本性,阅读之旅中的随心徜徉痕迹何必要消磨规整呢?这样的保留却不仅是作者随性的展现,它更深地显露出作者要保有最新鲜真实阅读感受的取向,于是注定了我们的阅读过程也是“跌宕自喜”的。

这本小书中谈论到的诗人和诗歌有不少是大众耳熟的,但却在张定浩的笔下显出“陌生化”的意味 他悠悠地体味阮籍、陶渊明、李白、谢的心律起伏,贴近他们笔下诗歌的诞生情境,显露出一种有节制的想象力。张定浩本人兼是写诗和批评,这让他在与这些诗、这些人素面相对时,有着惺惺相惜的体贴和深沉真挚的感情,并且由此一路展现出自己热情敏感又不失锋芒的内心世界。

他喜欢谢的“别后能相思”中的“能”字,因为它“让相思这件辛苦平常的事情变得焕然一新,变得令人期待”,此后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不过是成年人的强自振作罢了”;他的眼中,“明月”和“落花”构成了李白的世界,而李白“不是谪仙,不是狂徒,只是浮花浪蕊般的生命,却能节制并且阔大”;面对《青青河畔草》里“空床难独守”一句,他将后人的解法归纳为“学者戴上有色眼镜式地做加法”和“文人后羿射日般地做减法”两条路径,只是终究无人能知晓诗中妇人的最终去向,于是“她在绣楼上抛下这艰难,看后世的我们一一路过,如何各自拾起”这是一场通过既往的诗和人阅读自己灵魂的旅程,但又并非是一味的“自由理解”。张定浩在古典诗词和西方文论方面的修为显露在字里行间,赋予了这些解读和体悟以依据和底气,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要在上溯这些诗歌意思的源头、下追其在后世的影响之后,还能和自己的生命相联系,开出新的生命。

这“新的生命”浸染着属于张定浩个体的诗人气质:平易,随性,深情。他不只是在解诗,更是在面对生命最根本的问题,而其背后有着一种开阔和包容的胸襟,一种关乎宇宙天地的气象 在他的心里,李陵的《与苏武诗》是最好的诀别诗,“明明是晓得永不再见”,却从“携手上河梁”开始写,“因为每个离开的人其实都不曾离开,他带走我们的一部分生命,同时也把其自身托付于我们”;论及陶渊明与酒,他会被《周礼·大射》中关于宴饮的话打动:“这里有一种对酒神精神的日神般的接纳,携手共赴醉乡,却是天地清明的态度”;在《古诗十九首》里,他感受到一种“简单”却有力量的情感:“这样的简单,却有力量引发我们心中最丰富的感受,反过来,近体诗词里多少的苦心经营,只是让我们轻声赞叹一下罢了”

张定浩的诗性思维让他与过去时代的对话有着“安得促席,说彼平生”的真诚和平等,也更深地透露出众人皆为天地沙鸥的感慨和敬畏。人生如戏,张定浩徐徐地在戏台上低吟浅唱,唱词是旧的,却置入了真实的自我,蕴藉着对生命最深的理解和同情,焕发出鲜活生命的感染力,让人想起本·琼生的话:“莎士比亚属于未来的无穷时代。”但他并非是要传达给我们什么结论,也并非只是要引发我们与他的共鸣,他希望的是唤起我们对于这些古典诗心的亲近感,继而伸出自己的触角,唤醒被遗忘的自己。这是他对于“诗无达诂”的亲历,也是对语言局限性的清醒认识 正如在读到《古诗十九首》中有的“欢乐难具陈”时,他写道,“当诗人意识到文字的局限,放弃这种抗击,承认表达的艰难”,“我们离他内心的快乐却又近了一步”。

所以,张定浩的这本小书呈现出一种开放性,不仅体现在他读诗解诗的理念上,也显露在他的表述方式上 这几乎是一本无法限定体裁的作品,诗论?随笔?也许无法归类正表达了一种丰富性,这丰富性属于这些诗歌,也属于张定浩,而他用一种直观而生动的方式证明了这一点。

《既见君子》的书名,耐人寻味。“扬舟,载沉载浮,既见君子,我心则休。”“君子”硬往实处说,是隐含在这些诗歌中的理想人格和人生感悟,但究竟是什么却是不可言表的。这诗句贴切地勾勒出张定浩在未见“君子”之时的忐忑不安。张定浩想见“君子”,但并不是要求得“君子”的具体教诲或是指引,“君子”在他心里本就不是可以框限的观念和教条,他要的是“目击道存”,直面这些诗歌,让心灵宁静,来获得让自己踏实和幸福的力量。这本小书里的文字,记录的正是他在“我心则休”之际的体悟和豁然。而他的意图,不是告诉我们“君子”应作何解,而是传递给我们一种信仰,指给我们“君子”所在的方向。

(编辑:王谦)

 

增生性关节炎要注意些什么希爱力和双效希爱力哪个好长治治疗白癜风医院

做完手术后便秘吃啥好
痛经按摩哪里缓解
腰部僵硬怎么治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