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节能否拯救阅读

文章来源:丹阳文学网  |  2019-09-22

众所周知,天下霸唱的代表作《鬼吹灯》曾风靡华语世界,之前的作品无一不是延续着古...

很长时间以来,刘心武与《红楼梦》这个标签一直形影不离,他并不抗拒“红学家”的头...

今年两会期间,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交提案,建议通过设立国家读书节、成立全国阅读指导委员会等途径,来推进全民阅读。对此,有人呼应,有人反对。我等草民帮不上什么大忙,但还是自告奋勇站到反对派阵营。因为我觉得,即使设立 国家读书节 ,恐怕也改变不了如今阅读低迷的现状,充其量只能增加一个看似热闹的节日而已。

当前我国的阅读现状非常糟糕。2011年我国共出版图书 6952 种、总印数达77.05亿册(张),而书籍的人均年阅读量不到6本。同一年,美国的出版量不过是18万种,英国11万种,日本为6.5万种。欧美发达国家人均年阅读量总体虽呈下降趋势,却依然达到16本。对比数字,我们在为人均阅读量感到寒碜的同时,也不能不承认眼下 重数量轻质量、重经济利润轻社会效益、重简单出版轻文化传承 是导致人均阅读量无法提高的一个原因。由此看来,一个劲地提倡设立节日来鼓动读书,还不如先把纸质图书出版的水分挤干,彻底杜绝快速扩张 资源浪费型的出版 ,为有读书意愿之人提供真正有营养的精神食粮。

阅读,关键在于一个 读 字,但现在可读的东西何止是纸质图书?、络等加速瓦解纸质书阅读人群是不争的事实,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人均阅读量统计的困难,但也成了提倡设立 读书节 的一个理由。但是在快节奏的当下,仅凭一个 读书节 就能把不看纸质书或根本不读书的人培养成 学习楷模 ?

真正的阅读应该是与工具性阅读相对的,它具有超功利性,可以不为任何目的而存在。在 反设派 看来,阅读的根本目的就是启发生命,而不是将书籍变成机器或工具。但是我们现在的阅读行情似乎恰好与此相反,它不是把 启发生命 作为最高目标,而是把书的最低作用(即工具)当成了唯一,包括业务工具、消遣工具等等。与 工具 相比,书的一切功能都是从属的、次要的、可有可无的。

许多著书者眼里只有钞票! 曾读过有良知的资深评论家发出这样的感叹。其实,在 钞票作家 的后面,还存在这样的现象:大多数读者眼中只有 工具 ,读这本书能不能帮读者解决眼前的棘手难题,能否娱乐读者; 一些管理部门眼中也只有 繁荣 、 百花齐放 ,出版数量自然是衡量图书市场兴衰的最简便、最快捷的方法之一。但如果论读者通过读书受到的启发程度、思考与创造能力,恐怕这些本是阅读要赋予的最重要的东西,就很少有人真正关心。只把书当工具、娱乐,而缺乏思考、创造的全民阅读氛围要之何用?在这个意义上,反对设立国家读书节的人就抓住了读书的一个病灶:读书重要的目的是思考和启发。

维生素D3滴剂的作用

肿瘤筛查抽血准确吗

维生素D3多少钱一盒

老人夜尿增多吃什么药
生物谷灯盏花滴丸是西药吗
云南特色植物 灯盏花疗效如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