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放寒假了体系
文章来源:丹阳文学网 | 2020-03-24
摩罗是中国当代最优秀的思想者之一,从1998年《耻辱者手记》的出版到2010年《中国站起来》的上市,他一直不停地思考研究。只可惜,十二年间,摩罗已倏然完成了一个自由主义者向爱国主义者的彻底转变。是喜是悲?我们无法用三言两语说清。从其作品来看,《耻辱者手记》是火,将自己也烧在里面了;而《中国站起来》像冰,让读者感到了彻骨的寒冷。从其姿态来看,十二年前,他是一位孤独的骑士;十二年后,他成了一位偏执的爱国者。
孤独的骑士
在当代,还没有哪一个人能像摩罗这样彻底而残酷地审视自己,“描述耻辱”而又“咀嚼耻辱”。没有哪一个人能像他这样发出凄厉而又悲壮的呼号:只要还有一个人处在煎熬之中,就是我们全人类共同的耻辱。
学者林贤治说,思想者以孤独显示强大。此言不虚。摩罗是弱小的,也是孤独的,他因思想而在孤独中强大。
他的强大,是文学界的希望;他的强大,为中国思想界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余杰评论他的文字,是20世纪末中国“最惊心动魄的文字之一”。
孤独是通向另一个世界的唯一圣梯。让我孤独吧,因为我注定属于另一个世界。摩罗如是说。
以悲天悯人的情怀,追求个体精神自由,寻找民族精神资源,是摩罗思想的核心。
为什么要追求个体精神自由?为什么坚持个性主义?他说,个性主义和人性尊严是人类最基本的财富,也是最根本的财富。失去了这两者,人类的整个文化就失去了根基的依据,社会就失去人文精神的非生命状态。别林斯基说:“主体,个体、个人的命运比全世界的命运以及中国皇帝的健康更重要。”
鲁迅为了寻找创建中国的“近世文明”的道路,提出了“首在立人,人立而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的理想,从而在现代中国的历史上高举起了“个体精神自由”的旗帜。
他自觉地加入了鲁迅精神界战士谱系,充分肯定人的尊严,人的地位,“必须确立这样一个最高准则:人至上,人高于一切,人是直接目的,人是终极目的。为了解放人,一切有碍的事物必须予以反叛的否定:文化、民族、集体、国家,政党、道德、风俗、传统,以及每一个非人自身。”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甚至说,这是一场“全人类全民族的普遍而又浩大,艰难而又漫长的精神文化活动,有时甚至是社会政治活动”。
“一个人只要稍有一点独立精神,他的不幸也就从此开始,要么是消灭独立精神以保存自己,要么是坚持独立精神而走向厄运。”尽管如此,但他依然不掩锋芒,呼喊,探寻,深入无物之阵,拼命冲杀。他相信,自由的曙光如同真理的火焰一般必将照彻茫茫暗夜。俄罗斯的作家们为了坚持“个体精神自由”被流放,甚至遭屠杀。摩罗沿着这条路,孤独地走着,一路步履蹒跚,泪流满面。他所能依靠的只有手中的笔和怀中的书,这支笔是堂吉诃德手中的剑,对着邪恶与不公正,发出正义的威光。
鲁迅指出,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只有“吃人”二字,中国从来没有争到过“人”的价值,至多不过是奴隶。在乱世,是想做奴隶而不得;在治世,是暂时做稳了奴隶。先生呼吁第三样时代的到来,第三样时代到了吗?我们生活在了平等、自由、民主的社会了吗?我们丰富的个性,鲜活的创造力常常被“工头”被“总管”手执钢鞭残暴扼杀。面对血淋淋的皮鞭,我们到哪里去呼唤自由?
摩罗从个体体验的角度提出,成为真的人的第一个前提,是意识到自己是非人,并且承认自己非人的丑陋;成为真的人的第二个前提,是具有实践的勇气和权利,并且不顾一切地投入实践。在反叛身为非人的自己时,他表现出了极大的决心:一切非人都是我的耻辱,一切丑恶和罪恶都是我的耻辱。
摩罗出生在社会底层,他也因此遭遇了一切穷人所能遭遇到的困苦与屈辱,因而他比谁都更懂得困苦与耻辱的滋味。作为农民的儿子,他深感自己与农民血脉相连,深知底层农民的真实的生活与心态,因此他自信能够说出无切肤之痛的人们无法说出的真实,他能达到一般人难以达到的高度。当别人习惯了大吃大喝奢侈糜烂时,他常常禁不住心里这样盘算:这些钱如果投到乡村学校,可以建设多少教室和寝室,置办多少课桌和课凳?如果送给农民,可以帮助他们解决多少生活和困难?如果是灾荒年月,那会折算成多少条人命?
多年来的苦难生活让他那么寒酸而卑微,即使生活在大城市,他依然孤独而寂寞。他以人的苦难来同情人的困难,以人的意识来爱苦难的人们,以人的意识来向造成苦难的一切力量对抗。他终于在那个颤抖的黄昏干泣:中国社会底层的人们,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完全丧失了自卫能力和自救能力,谁来拯救他们?谁来为他们谋求利益?更有谁以人的意识来体味他们的痛苦,来尊重他们的生存权利呢?
贫穷这个魔鬼,冷酷无情地将他摁在了耻辱石上,千百次地推拉磨砺,险些要了他的性命。可是贫穷没有想到,耻辱也没有想到,他却被磨砺成了一支尖利的标枪。是的,自此以后他成了标枪。他以勇者与智者的姿态刺向社会也刺向耻辱本身。他说:“一切非人都是我的耻辱。一切丑陋和罪恶都是我的耻辱。只要还有一个人处在煎熬之中,就是我们全人类的耻辱。……向非人的命运反叛,向非人的耻辱反叛。”
他甚至说:“我真想生出十一亿手指来,指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塌鼻子大声吼道:你不是人,你是非人,你是猪猡,你是虫豸,你是人的最丑陋的敌人,让我们一起灭亡吧,一切非人应该彻底灭亡。”面对人们的迟疑观望,他发出雷霆一般的吼声:你不去参与,民主从何产生?你不去劳作,面包从何产生?你不去战斗,自由从何产生?难道真的要等待救世主把这一切布施给我们吗?
摩罗也清楚地认识到了民族精神资源的重要性。他说,仅仅靠个人的天才和意志成为文学匠人的,古今中外尚无一例。如果把普希金、赫尔岑、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帕斯捷尔纳克这些人从俄罗斯民族中抽离出来,他们也许不过是一些或狂躁、或忧郁、或神经质、或才子气的文人或绅士,而不会成为我们今天所能感觉到的这么光彩夺人。无论非人的力量是如何强大,他们都有足够的血性和心力反抗之,摧毁之。这就是俄罗斯文学最根本的资源。正是那个民族的伟大精神资源,赋予了俄罗斯文学一种任何别的民族都不可比拟的伟大、深沉、悲悯的独异气质。
鲁迅说,知识分子不是任何一种社会势力的附庸,而是社会公正的维护者,精神价值的守护者。正是从这个层面上,托尔斯泰说卢梭是18世纪世界的良心。巴金说托尔斯泰是19世纪的良心。摩罗说,在中国,鲁迅是20世纪上半期的良心,如果巴金能都多一点自卫意识,多一点拒绝的力量,也许他就可以被称作20世纪下半期的中国良心。我想,摩罗也可以称得上21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半个良心。
面对孤儿遗弃现象,当别人忙着谴责时,他却洞察深层次的原因:那些遗弃孩子的父母,基本上都是被世界遗弃的人。是遗弃造成了更多的遗弃,是伤害造成了更多的伤害,是不义造成了更多的不义,是苦难造成了更多的苦难。他由此以悲悯之心呼吁:不要仅仅谴责不义,让我们承担不义吧;让我们尽力抚慰不义所加给人们的伤害,挽救不义所造成的恶果。
中国的土地上也曾出现过一批爱心天使,只可惜他们无比孤单无比凄凉地远去了。为什么中国的善举总是这么孤单?为什么中国人即使要做善事,也必须要接纳外国人的创举?回首中国历史,有没有一个人因为某种善举而成为著名人物,成为享有崇高社会声望和历史地位的人?摩罗终于这样发问。朱学勤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有罪恶,却无罪感意识;有悲剧却无悲剧意识的时代。”
他终于明白,仅仅依靠自己不可能实现他的期望。
他是那样的孤独,他对人类又是怀着那样深彻的刻骨铭心的爱。他借用雪莱的诗句悲叹道:西风啊,就当我是你的竖琴吧,请用我弹出你深情的歌声,虽忧伤而甜蜜。
骑士在孤军奋战中,终于累了,也倦了。他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切地体会到知识分子的卑怯和懦弱。他说自己在《耻辱者手记》里所表达的期望,没有一条自己能够做到。而他在书中对知识分子群体所提出的批评,他却在不折不扣地重蹈覆辙。
他是悲凉的。在伤痕累累中,他终于选择了沉默。在短期的“清谈”之后,他终于拖着残笔断剑以爱国的名义唱起颂歌。
偏执的爱国者
中国站起来。
这是多美的颂词,多好的希望啊!
骑士原来是一个很好的歌唱家。他的歌唱即是诅咒,诅咒也便成了歌唱。
无可否认,摩罗是一个十足的爱国者。只是他的爱国,像暴发户一般带着严重的偏激与狭隘。在声嘶力竭地爱国之前,他是个彻头彻尾的自由主义者。他以“描述耻辱”“咀嚼耻辱”的残酷方式进行深刻反思,他也由此震撼了一代人,也唤醒了一代人。他像一个虔诚的苦行僧一般,胸怀忏悔之心,手持耻辱之锤,一遍又一遍敲击灵魂,叩问上苍,叩问大地,叩问普天苍生。无比遗憾的是,当沉重而浑厚的钟声敲响时,当沉睡的国民揉着惺忪的睡眼四处寻找希望之声时,敲钟的僧人,已乘黄鹤远去,只留白云千载空悠悠。
从1998年《耻辱者手记》的出版到2010年《中国站起来》的上市,中间已经相隔十二年。十二年间,摩罗已倏然完成了一个自由主义者向爱国主义者的彻底转变。是喜是悲?我们无法用三言两语说清。但从作品来看,《耻辱者手记》是火,将自己也烧在里面了;而《中国站起来》像冰,让读者感到了彻骨的寒冷。
现在一个难题摆在我们面前,自由与爱国,到底哪个更重要?或者说,我们追求什么样的自由,以什么样的方式爱国?匈牙利诗人裴多菲曾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倘若一个生命的最高意义就是为国家牺牲自由,那这样的国家究竟是合法的还是非法的?是合道的还是非道的?是合德的还是非德的?是该享祭的还是献祭的?”这是摩罗十二年前的追问。
十二年过去了,我们在摩罗的身上已丝毫找不到以前的影子。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一个呼唤“中国站起来”的偏执的爱国者,一个极力否定五四精神也极力排斥西方思潮的“爱国主义”学者。
爱国便是爱自己国家的一切,包括丑恶、虚假与蒙昧,而排斥外国的一切,包括民主、科学、自由与人权吗?学者萧瀚说:“爱国主义,如果一定需要,那也得是站在中国的土地上,为我们自己每个人的自由而奋斗,为不分种族的每个中国人的基本权利而奋斗,为中国的宪政法治而奋斗,为千千万万被剥夺了基本权利的本国同胞的天赋人权而奋斗。”学者余杰说:“真正的爱国,乃是爱这片多灾多难的土地和生活于其上的多灾多难的同胞;真正的爱国,乃是奋起对抗那些让大多数民众都难以‘好好生活’的特权阶层。”还有网友说,爱之深恨之切,敢于说出这个国家丑陋的一面的,才是真正的爱国者。摩罗的爱国,似乎是“爱你的残疾也爱你的口臭”。他容不得别人说哪怕一句中国的不好,也容不得别人说哪怕半句西方的好。
中国国民的劣根性,诸如闭塞落后、盲目自大、奴性十足等,是尽人皆知的事情,为什么摩罗却要讳疾忌医强力争辩?西方社会所倡导的民主、科学、自由、平等也是被历史证明了的先进理念,我们现在也正坚定不移地朝着这个方向大步迈进,为何在摩罗的眼中,五四先贤就成了贻害子孙的“洋奴”?对于五四那一代人,我无法从理论上详述他们的功过是非,但我明白,是他们在民族危亡关头,冲向前线,用鲜血浇灌了自由之花,用生命捍卫了民族尊严;是他们临危受命,远涉重洋,作了盗火的普罗米修斯;是他们殚精竭虑,冲破重重险阻,拉我们走出封建专制的火坑。
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任何一个民族都曾受过失败的屈辱,任何一个民族都必须在屈辱之火中涅槃再生。我们有缺陷,我们有劣根性,我们因闭关锁国、落后愚昧而遭列强践踏,这是无法回避的事实。我们唯有正视现实,痛改前非奋发图强,才能一洗国耻。可是,摩罗偏偏一听别人批评就神经过敏极力护短,大骂人家是傲慢,是偏见,是污蔑!阿Q一般,“‘光’也讳,‘亮’也讳,再后来,连‘灯’和‘烛’都讳了”。
我们不否认,五四运动存在的不足,也不否认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自身的偏激,但正是五四运动开启了我们向西方学习的大门。也正是从那时候起,我们积贫积弱的面貌才开始得以扭转。一位网友说,我们承认西方文明存在的许多问题,甚至非常严重的问题,但这些问题的存在绝不能成为我们否定甚至鄙弃西方近代以来的文明成就的理由,尤其不能成为护短的理由。西方现代文明以科学和民主为代表,科学使人从物的奴役中解放出来,民主使人从人的奴役下解放出来。从近代史来说,欧洲在科学、文化、技术、经济、制度等方面代表着先进,是不争的事实;再看看我们家里的各种基本生活设施,冰箱、洗衣机、电视、空调,哪一样不是源于西方近代科学?
共 8260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无疑,这是一篇有思想,有见地且底蕴十足厚重有力的好文章!文章从摩罗先生的两本书《耻辱者手记》和《中国站起来》说起,着重分析其思想转变的精神历程,即从悲天悯人的情怀,追求个体精神自由,寻找民族精神资源的孤独骑士,到一个呼唤“中国站起来”的偏执的爱国者,一个极力否定五四精神也极力排斥西方思潮的“爱国主义”学者的蜕变过程,也可以说是堕落过程。作者写得极具情感,从不掩饰好恶,赞扬时不吝溢美之词;批判时毫不留情,充分显示一个思想者的伦理,价值,尊严和良知。该文骨骼深沉,血肉饱满厚实,作者旁征博引,论据充分且具有逻辑性,论点鲜明有力。从审美权重上看本文所论述的两个方面分而治之,不存在西风压倒东风之事,其在共存中彰显主题。难得好文!推荐!【文璘】【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 0 0211】
1 楼 文友: 201 -0 -01 16:59:20 以后有时间一定读读摩罗的书。问候兄长。 寒冰在近,孤寂无边
回复1 楼 文友: 201 -0 -01 17:11: 7 感谢文璘老弟的用心品读和精彩点评!摩罗早起的书真的令人极其震撼。宝宝脾虚怎么引起的血管静脉曲张治疗治疗胸痛的方法药物
脚扭伤没消肿可以热敷吗治ED哪种药36小时长效
更年期怎么调理吃什么好
上一篇:文二代体系
- [爱情诗句]今年流行这件上衣,时髦又有趣
- [爱情诗句]紧接著汇总(Ⅲ)2022年高考真题&答案!丨持续更新ing
- [爱情诗句]很多学生姓“袁”,老师上课不敢叫她的全名,因为一叫全班哄堂大笑
- [爱情诗句]富国基金股权转让新进展:山东金融资产豪掷50.39亿元收购富国16.675%股权,回报率高达352.
- [爱情诗句]红薯最好吃的5种做法,简便4步,香甜软糯,营养高,全家都爱吃
- [爱情诗句]直击调研 | 中材科技(002080.SZ):今年叶片出货量预计同比增加20% 十四五末期膜产能或达
- [爱情诗句]儿歌多多魔力公主西西 公主换装记 宝宝来帮公主换漂亮的衣服 儿歌多多 星河知识计划 智慧生活星 抖音
- [爱情诗句]iPhone上的这个间谍触控板可以使打字更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