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韵吃人家情长随笔

文章来源:丹阳文学网  |  2019-10-02

嗑瓜子,人人都会。葵花籽,也不是什么稀罕物。可是,我手里这几斤瓜子儿的意义却不比寻常,它的分量超乎寻常地重,因为这其中装进了相当比例的情分,蕴含着朋友的一片诚心。

我和风已相识5年,我们所代表的两方本属合作关系,因为同性、同龄、同办公室,自然接触的多,随着工作中的频繁往来,随着相互了解的增多,关系日渐亲近。她感觉我的工作比她的更好,于是在我的推荐下,我们成了一个战壕的战友——同时在同一个城市、服务于同一个公司、做着同一工种的同事。基于此,我便成了她的“恩人”和“贵人”,我们的关系也随着时间的增长更加地亲密无间,成为了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成了名符其实的闺蜜。风,属于心灵手巧、干净利索之人,说话做事周到细致,一些细活儿,总能被她的巧手摆弄得精致而完美,这是我所欠缺的。她爱穿戴打扮,擅长做家务,也烧的一手好菜,喜欢吃水果、零食,老公经常各地出差,回来总带些当地的特产和美味。我也就无可推辞地时常跟着饱饱口福,夫君和儿子也时不时跟着沾沾光。我平时与她分享过的食物就不说了。风的儿子喜欢吃可乐鸡翅,她给儿子做的时候,会装一些带给我儿子一起享用,她家亲友从国外带回来的巧克力她会让我带给儿子品尝,她给儿子买袜子也想着给我儿子带两双。这不,这次连我夫君也惠及到了。夫,没有什么不良嗜好,不吸烟,不是特殊场合也不喝酒,所以嗑瓜子就成了他闲暇时的最爱。嗑瓜子,不耽误读书、看报、看电视,不耽误、电脑上看小说。我常“表扬”我家夫君是眼、口、手、脑并用的最协调者,是“四合一”的“天才”。他说我在讽刺挖苦他,我说岂敢岂敢,最多有点揶揄的成分。因为我在风面前“渲染”过夫君嗑瓜子的功夫,前两天风的老公出差兰州,特地从那里带回来一大包五香葵花籽,据说这家的瓜子很有名气,他们铁路的人每到兰州都会有人大包小包地买回来自用或送亲友。风的老公千里迢迢从兰州带到银川她的家中,风从家中带到我们工作的地方(很远,中间需要倒车)送给我,我再带回家。因此,我打趣儿说,这瓜子如此“流通”一番早已身价倍增、价值连城了,我家那位嗑这瓜子时,会感动的涕泪横流的。这就有了我开头的说法,我和风也的的确确在吃吃喝喝中感情不断升华,友谊日趋浓厚。当然,我也始终在用我的方式关注、关心着她,适时适度适当地表达着我的心意。在她遇到任何困难和不快的时候,我都在倾听,都在陪伴。听她诉说夫妻之间的小别扭,听她诉说父母、公婆之间的种种家务琐事,听她诉说工作中的不愉快。给她带班、陪她逛街、陪她散步、陪她看病。我问她借钱时她二话不说,我帮她赚钱不计任何回报。这就是我俩之间简简单单、平平常常的往来。

我不喜欢酒肉朋友,却珍惜对方的心意,看重对方的在乎。口渴时有人送上一杯白开水,你都会铭记一辈子,感恩一辈子。高兴时他们想着与你分享,痛苦时记着让你分担,最起码说明他们的世界里还有你。被需要,也是一种幸福,它会让你获得最真实的存在感。朋友之间,不在于用什么方式表达,不在乎礼物的贵重与大小,不必要定时定点,只要真心相待。对于有恩与你的人,不说千恩万谢,起码不能过河拆桥,不要去伤害他们。

中国有句俗语:吃人家嘴短,这话应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然,这本来“颠扑不破的真理”,在本人的屡屡实践中,却变了“色”、换了“味”,变得“面目全非”。我敢说,我“吃定”你们了!并且我敢保证,越吃情越深、越厚、越长。不信?且听俺继续慢慢道来。

刚来宁时,几年的时间,大姐管吃、管住、管穿、管玩儿,不仅不要交生活费,还管花钱。嘴不但没有吃短,与姐姐姐夫、外甥男、外甥女的感情反而与日俱增,越来越深、越来越长,以至于在外甥的心中,姨姨占了首要位置,亲爹妈次之了。与我自己而言呢,多年来,姐姐比妈还亲,外甥比儿子还惦记,当个姨奶奶吧,比当了亲奶奶还兴奋。

说起来很丢人,俺被老娘惯的,高中毕业了,还不会做饭,衣服、日用品都是姐姐买,名副其实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个不折不扣的“残废”。来宁第一件事,跟着大姐夫学采购。可是,鱼买回来了,不知道怎么收拾,应该扔什么、留什么,不清楚,人眼瞪鱼眼,不知所措。知道大姐夫做饭的手艺相当高超,干活的速度相当惊人,那真叫干净、麻利、快,可是,人家再怎么手到擒来,再怎么美味可口,都是“伺候”父母、妻子、儿女的,而没有任何义务用他的厨艺“伺候”小姨子。姐姐姐夫对咱越好,咱越得自觉不是。于是,开始了我人生路上笨手笨脚学厨的历程。从做米饭、炒素菜,到煮鱼烧肉,到揪面的速度越来越快,没过多久,我做饭购物的技能就远远超过了大姐。大姐夫辞去公职单干,经常全国各地的跑,我便责无旁贷地成了家里的主厨。由于没有了师傅的督促与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的那点厨艺也再没有多大的长进,切土豆丝的水平反而大不如前。那几年,在姐姐家,衣食住行可以说都走在了人们的前列,各方面的待遇都很好,从来没有过许多人说的寄人篱下的感觉。大我一轮的大姐夫就是我的父兄,大我十岁的大姐就像母亲般的关心我的一切。

终于有一天,我像所有适龄女性们一样嫁做了他人妇。

婚后与公婆同住二十二个月。妊娠反应期间,闻不得油烟味儿,婆婆下班后总是先做好我能吃的,在伙房放的差不多了,让夫君端给我慢慢享用。月子里,婆婆做正餐,公公熬小米稀饭、煮鸡蛋中间加餐。每个月不舒服或者平时生个小病也都是婆婆照顾。因为吃美了,分了房子舍不得搬走,在一起一“吃”就是两年。“吃”的时间长了,与婆家人彼此慢慢熟悉、了解、信任、依赖,感情也在不知不觉中升温、递增。儿子一天天长大,不能永远“赖”着不走,在儿子一岁三个月的时候,我们搬进了自己的住房,正式过起了一家三口的小日子——因为儿子上幼儿园开始又送回了爷爷奶奶身边,确切地说大半是一家两口的日子。

搬离公司大院自己单过的八年,只是不天天在一个屋檐下了,共进餐饭的时候还是很多。即便我们不过去,公公也总是想方设法地找人带口信,让人家通知我们去吃他以为的好吃的,比如,鸡鸭鱼肉之类。“老张,你是不是去我儿子住的那边,麻烦告诉我们媳妇一声,让他们两口子过来吃鱼”;“小王,回那边啊。告诉我儿子明天都过来吃清炖羊肉”……这是公公对小区内认识他们家人、知道我们家住处的人的交代。这饱含老人家的爱子之情,当然,咱这做媳妇的必须给老人面子,陪大公子回娘家吃饭义不容辞。我的儿子呢,在爷爷奶奶家吃住,一转眼就是15年,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二十多年来,“吃”的婆媳感情越来越好,“吃”的祖孙感情越来越深厚,“吃”的媳妇“忘了”亲娘,吃的孙子淡了父母。

大概是吃惯了、吃懒了的缘故。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不爱好、不喜欢做饭的“恶”习,每当夫君不能回家吃饭的时候,便感觉一个人的饭没什么做头,因此,尽管单过,真正每天一日三餐自己开火的时候极少。“蹭”饭成了本人最大的“嗜好”和“不得已”,二十多年,估计蹭饭的频次可以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了。当然,不完全是自己想偷懒,还另有原因。第一,吃饭方面本人一向无私,更没有贪吃的习惯。做饭、好好做饭、做好饭、做可口饭和丰盛饭,全都是为了家人的喜欢,为了家人的营养和身体健康,一个人的时候从不挑剔,更不想偷偷摸摸给自己开小灶。二是,多年形成了习惯和规律不怎么容易打破。婆婆和姐姐们一周见不到我就感觉不得劲儿,尤其周末,开饭的点到了,如果还没有我的和人影,保准儿我的会适时响起:饭好了,怎么还不过来?有一次,大家在一起谈论邻里关系的话题,我嘴里秃噜出一句话“远亲不如近邻”,话一出口,就遭到了儿子的强烈抗议,激发了他“抱打不平”的童真快语:“每次到我大姨家都又吃又拿的,近邻好,你怎么不去他们家吃饭?”。我张口结舌面红耳赤,那是小屁孩第一次在公开场合抨击她亲妈。童言无忌吗,我只以“你大姨不是远亲,是你妈一奶同胞的亲姐,绝对近亲,自家人。再怎么近的邻都没法比”搪塞过去。

大姐夫是天生的大厨,几十人的饭菜,他可以不慌不忙,手到擒来,每年过年,两大桌、二十个凉菜热盘,他会在很短的时间,变戏法般地摆到桌上。平常的三五个菜在他手下绝对小菜一碟。大姐夫似乎生性精力充沛,又豪爽大方、热情好客,一回到家,不喊上我们去吃饭,他好像不舒服。每次外出归来,都大摆筵席,呼朋唤友请去他们家赴宴。因此,姐夫在家,我们在姐家吃“大”餐,姐夫不在家,到姐家吃“小”餐。近年来,或许鸡鸭鱼肉吃腻了,宴席见多了,食堂吃烦了。我越来越喜欢二姐家的家常便饭。蒸包子、包饺子、烙饼子,稀饭、红薯、玉米,各式小菜等等,都成了我的最爱。打小吃棒子面饼子、喝棒子面粥长大的吧,怎么都不能忘祖。人家都说河北人喜欢吃带馅儿的,怎么也不能忘本。因为姐姐的诸多好,诸多关心和照顾,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姐妹之间永远是最亲的,姐姐是仅次于母亲却不比母亲缺少疼爱的亲人。当然,姐夫也一个赛一个好,每次的几乎都是姐夫打来的:老四,想吃啥?米饭、面条,还是包子、饺子?吃红薯还是吃玉米,我用微波炉给你热。想吃什么水果,桃子、杏子,还是西瓜?桔子、柚子还是葡萄?唉,我可敬可爱的姐夫们总是把我这个小姨子当成一个“吃货”。倒不是怕我在婆家挨饿,因为婆家是南方人,喜欢吃米饭,并且婆家人都喜欢吃荤,而我偏素食和清淡,也最喜欢吃水果。小时候,穷的吃不起,婚后条件也不好,顾及老的小的,吃喝方面我首先想到的是永远是丈夫孩子,从来不想自己。现在,两个姐姐都已经退休,有的是时间在家捣鼓吃的,他们也了解我的口味和喜好,所以我不想吃米饭的时候,随时可以去姐姐家吃面食,不想吃正餐的时候,可以随时去姐姐家吃零食。我们姐妹三个,二姐的口味偏咸,如果我和大姐去吃饭,他们会特意少放盐,包饺子先包够我们吃的,他们再加点盐。大姐身体不好,所以大姐夫不在家时,二姐家就是她最可心的厨房和食品柜。多年来,我们姐妹相互关心、体贴、帮助,在来来往往中,也在吃吃喝喝中,情深似海、不可分割,对方的喜怒哀乐,健康病痛,子女家事,一切都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众所周知,不论长时间居住在姑家、舅家、姨家还是哥家、姐家,你都不是主人。三天五天、十天半月把你当客,长年累月的话,不客气地说你就是佣人、保姆。我听太多人说过他们在亲戚家寄人篱下的“炼狱”生活。每天起的最早、睡的最晚,洗衣服、做饭、看孩子,拖地、抹灰、倒马桶,尽管如此,还要看人家的脸色。交着生活费还要还天天被颐指气使、指桑骂槐。我们在姐家从来没有受过以上任何的“礼遇”。

或许,有人会说,你说的这些都是自家人,至亲的人,吃几顿饭算什么。这话没错。但是,我早已“吃”出了自家人的范围。有一闺蜜,一度被我经常当自家人去扫荡。她老公做饭的手艺也很不错,人也豪爽大方。有时吃完就走,有时连吃带住,把她老公赶到儿子卧室,我俩同床共枕,深更半夜还在没完没了地聊天。同她一起回过她外市县的娘家和婆家,吃过平罗的凉粉、中宁的蒿子面,那自家养的土鸡味道和那硕大的粽子依然在目,回味无穷。我们同样吃出了十几年的感情,成了最似家人的姐妹朋友。

还有位同事,也是最好的朋友。她亲手辛苦做的老酒总忘不了让我分享,七千多一套的安利金锅做出来的美味大餐不是很多人都享受过的,她包里装点什么吃的都有我的份儿。我也动不动去小住一下,尽管吃不到满汉全席,但她一定会倾尽所有、想方设法满足我的食欲。我不算嘴馋之人,对单纯的吃吃喝喝也不感兴趣,自以为吃不着的人,也不会吃人家任何东西,哪怕山珍海味、哪怕鱼翅燕窝、哪怕鲍鱼熊掌,哪怕王母娘娘的蟠桃会我也不会眼馋、嘴馋、心动。我吃的人是吃了他们高兴,他们感觉心里踏实了许多,不再那么歉疚,不再觉得欠我太多人情。我们彼此只是证明一点:你给了我帮助,我心里有你!我明白你的心意,我懂,我领受了!这种吃出来的感情很美,双方都很舒服。这样就达到了我们彼此的目的与初衷。

月初,与我上半年所在店的厨子杨姐通了。她让我去她家。里她还说让我给她小姑子找个活儿,于是,处理完业务后,我应邀前往。去了后她才告诉我实情,她小姑子根本不需要什么工作,就是叫我去认认门、去吃饭的,怕我不去故意那样说的,我很感动。其实,我们认识不过半年,真正坐下来聊天的次数也就那么两三次。因为我们是老乡,很近的老乡,因此,见面顿觉亲切。我喜欢吃她炒的菜。调到现在的地方离她家近了很多,所以她一直说让我去家里转。她们家人都在石嘴山,她退休后,来银川买的房子,在银川安居时间不长,认识的人很少,比我大一个月的这个姐姐不想闲呆在家里,出来找份差事干,我们刚好不期而遇了。杨姐的老公那几天在家公休,杨姐把香蕉、桔子、瓜子放我面前,拨开一个香蕉递我手里,泡上菊花茶,又从厨房拿出自己酱的鸡爪子让我品尝。我俩在沙发上吃喝、看电视、聊天,姐夫一个人开始在厨房忙活晚饭。那天他们已经发了面,蒸的包子,熬的稀饭。饭前杨姐无论如何不放我走,还要我晚上住下明天直接从她家去上班。我告诉杨姐已经答应了帮朋友送东西,必须走不能食言,她才送我下楼,又送到车站看我上车才回家,走的时候给我带了六个包子,还要“强行”送我一件礼物,我百般推脱,万般感谢,最后只得收下。路上千叮咛万嘱咐,让我有空常去,下次给我做米饭、炖鱼什么的,说只要我喜欢,想吃什么给我做。那几个小时里,我真的不知道如何用语言表达我的心情,我只能说,在一个相识半年的老乡家里让我再次感受到了亲姐的关怀和温暖。我们的感情纯粹是吃出来的,上班期间,她做饭,我吃饭,最多就是因为老乡感到亲切,因为同龄有共同语言,再就是她长我一点,我喊她姐,因为她炒的菜适合我的口味,我说好吃、爱吃,因为我用电脑方便,帮她在上查查电视机的品牌、价格等,如此而已。我不知不觉中在她眼里成了好人、成了亲戚和朋友。人与人之间有时就是这样,不经意间你就被人看上了,喜欢上了,把你当成了值得信赖的人,当成了亲人、朋友、知己。这其中或许自己也没在意说了什么、做了什么。用杨姐的话说,她觉得我这人挺好的,值得信任和交往,又是乡亲,很投缘。

列举了这么多,您该相信了吧。谁说吃人家嘴短,我偏说吃人家情深、情厚、情长。怎么,还不信吗?那您没事多请请我试试!呵呵,还是那句老话“民以食为天”,食乃性也,因此,我想,吃你吃得着的人应该不为过吧。当然,前提是要吃的健康、吃的开心、吃的心安理得,千万不要吃坏了肠胃,更不能吃没了良知!

共 574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民以食为天,这是生活的根本所在。一个“吃”字,包罗万象,人的情感在这一次次的吃吃喝喝中就会不断地递升。吃,既包含着浓浓的亲情,也容纳着涓涓的友情。作者从“吃”字入手,全文围绕着一个“吃”字展开,其中有宛若母亲一般疼爱自己的大姐,任劳任怨的大姐夫,喜欢做家常饭菜的二姐,还有几位对小姨子格外关照和体贴的姐夫们。有不是姐妹胜似姐妹的闺蜜们,有知情达理,关爱儿孙们的公婆家人,还有相识时日并不算长,却热情有加的初识的姐妹们,处处都让人感到春天般的温暖,时时都会奉献上可口可心的饭菜水果,让人感到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温暖。一个“吃”字,吃出了亲情,更吃出了友情。温馨的文字,温暖的情意,令人阅后如沐春风,如饮甘泉。感谢赐稿雅韵文学!佳作推荐共赏!问好作者!期望拜读更多精彩!【:幽兰萦梦】

1楼文友:201 - 17:42:25 温馨的文字,温暖的情意,令人阅后如沐春风,如饮甘泉。拜赏小君妹妹流自心底的文字!问好!遥祝妹妹圣诞节幸福快乐! 人品若山崇俊杰 情怀如水共清幽

回复1楼文友:201 - 20:45:21 问兰姐康安。致敬!

回复1楼文友:201 - 20:47: 7 问兰姐康安,致谢,致敬!

2楼文友:201 - 19:21:46 一篇洋溢着融融亲情的文字,给人以温馨的感受!欣赏妹妹佳作,祝妹妹写作快乐,圣诞节快乐! 崇尚自然,任其自然,顺其自然,乐得自然。

回复2楼文友:201 - 20:50:25 姐姐圣诞节快乐,数九寒天了,姐姐保重!

楼文友:201 - 20:44:27 感谢姐姐的辛苦、精彩提炼、妙语点评!说心里话,来到雅韵,总是汗颜,因自己为这个家做的太少而羞赧;见到姐姐们,总是很感动,因你们的无私奉献。又月底了,也是201 年底。在这圣诞节捡拾一些琐事奉上。聊表对雅韵、对兄弟姐妹的感恩和敬意。祝福姐姐和所有雅韵的老师朋友们圣诞节快乐,祝福雅韵和大家在新的一年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好事多多、喜事连连、收获满满。

4楼文友:201 - 10: 2:18 文如其人,坦诚、直率的性格了然。善良的本性在朴实的文字李了然。热爱生活,温馨情暖。祝福小君!遥祝快乐! 留住已经逝去的峥嵘岁月,记住曾经绽放的万种风情。快乐休闲,感受友情,养心颐气,笑谈人生。

回复4楼文友: 16: 0:07 自己重温了一下,本文实在不咋地,两个字足以评价:啰嗦!社长要多给社员意见建议,咱才有进步的可能不是?不过吗,必须谢谢领导点评。

糖尿病胃轻瘫便秘多久好

糖尿病胃轻瘫便秘如何治疗

糖尿病胃轻瘫便秘怎么办

外痔怎么办
虫草菌粉跟冬虫夏草是一样的吗
云南生物谷药业灯盏花系列药物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