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胜景br东南形胜体系

文章来源:丹阳文学网  |  2020-02-29

《西游记》中“真假猴王”一节很是耐人寻味,原著中“二心相斗”之说,历来见仁见智。二猴相斗,何意?猴者猿也,古有心猿意马之说,猿者心也。猴子其实就是人心的象征意。“二心相斗”即是自我斗争。猴子神通广大,要说克敌制胜,可谓顶级高手。道家开山大师老子说过“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但要成为强人,超越自我,绝非易事,何止是猴子,人皆如此。人终其一生,修行的最高境界无非是战胜自我。当打败天下无敌手,独孤求败之时,就必须返观内照,深刻审视自身了,否则自身的故有弱点就会成为提升境界的障碍。

《西游记》原著旨意宏深,猴子是难以降服的,意指人心变化万端,杂念丛生,难以收摄。如何解决这一千古难题,《西游记》中是推崇佛教的,如来定猴于五行山下,寓意只有虔心向佛,才能解决人心的安顿问题,才能始终保持内心的平和,不坠入邪魔恶道。原著中有一段令人印象深刻,“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像灵山塔下修”。何谓灵山?原著中有明示,即是猴子的启蒙老师菩提祖师的住处,“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分明就是一个“心”字。菩提祖师实乃道门鼻祖,儒家《大学》中也提到“诚意正心”,禅宗亦有遗训,“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意用工夫,若向纸上求妙法,笔尖蘸干洞庭湖”,中土禅宗最是提倡心外无佛,识心自度,不假外力,自成佛道。大体儒释道三教都在提醒世人修行之要旨,入道之门径是对自我心性的有效控制,否则,难免坠入万劫不复之深渊。

共 60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作者以《西游记》解读佛法禅宗,视角独特,所言在理,语言古风今用,别具一格,欣赏!【编辑:冰煌雪舞】

1 楼 文友: 201 -06-27 16: 9:48 简短的文笔却解读得格外别致,有意思,有意义.

回复1 楼 文友: 201 -06-28 10:56:24 多谢点评关注,问好!蚌埠治疗白癜风医院安徽治疗癫痫病费用动脉硬化吃通心络会好吗

冠心病怎么治疗才能最有效呢
阳痿壮阳吃什么药
经期延长有血块量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