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荷暖爷爷姥姥征文散文两篇

文章来源:丹阳文学网  |  2019-09-23

(一)怀念爷爷

听,这是什么声音?一声声清脆悦耳,如黄莺娇啼,百转千回。我循声望去,原来是几个孩子在比赛吹水哨——那种淮阳庙会的特产,用陶土烧制而成的各种小动物形状的哨子,需加了水才能吹出好听的声音来。他们的欢声笑语惹得路人纷纷驻足观看。

眼前的场景渐渐变换了……

我也是这么大,五六岁的样子。柳树刚抽出嫩芽,一棵棵宛如一团团青色的烟雾,我和小伙伴们就在这团团青烟下追逐嬉戏,我们手里各自拿着一个口哨,泥泥狗,水哨子,比赛看谁吹的声音最响亮。这时,爷爷坐着的毛驴车慢慢驶过来了,他刚从淮阳回来。我们便一下子围拢过去,爷爷随手从提篮里抓起一大把泥泥狗,伸长了胳膊递给我们,我们便你争我抢起来。看不够分,爷爷就又从提篮里抓出一把,正在这时,毛驴突然奔跑起来,爷爷一个趔趄,差点儿摔下车,手里的泥泥狗也撒了一地,于是,我们又一窝蜂似的去抢,而爷爷呢,则坐在毛驴车上,在洒满了他爽朗的笑声的路上,渐行渐远……

爷爷每年的二月二都要到淮阳去,为了节省一些路费,他有时搭别人的顺风车,有时干脆步行,我实在难以想象他仅凭着一双腿是怎样一步步走到百十里开外的淮阳,又怎样一步步地走回来的。我最喜欢爷爷去淮阳,每次回来,他都会给我和弟弟们带回来许多泥泥狗、水哨子、宝葫芦什么的,这是我们儿时最好的玩具了。

终于有一天,我小小的脑袋瓜里多了一份心思。

“爷爷,你什么时候去淮阳啊?”

“明儿就去呢!”

“我,我……你,你……”我嗫嚅着低下了头。

“小雅,有啥事啊?”爷爷弯下腰,亲切地问我。

“爷爷,你今年能不能,能不能给我买一个项链呢?”我终于鼓足了勇气。

“啊?呵呵,小雅真是长大了呢!”

爷爷笑了,我的脸更红了。

爷爷终究没有说买还是不买。我后悔得很,觉得自己贪婪极了,也不懂事极了,买根项链的钱说不定就够爷爷往返淮阳的路费了呢!

忐忑中,终于盼来了第二天的黄昏。虽然觉得希望不大,但我还是早早地来到爷爷家,在门口徘徊。

爷爷回来了,他右胳膊上挎着个提篮,一步一步地从远处向我走来,很疲惫,但又充满活力的模样。他在我面前停了下来,望着我微笑。天晴得很好,一束余晖透过叶缝照在他的身上,他的双眼格外晶莹。

“看,这是什么?”爷爷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掏出了一个东西,张开了手。

哇,是一根项链!金灿灿的细链子,红艳艳的心形吊坠,我从来都没有见到过这么美的项链!这,是给我的么?我既激动又羞涩,再次红了脸……

时隔多年,我才知道那只是一根极普通极劣质的项链,而且,它也早已不知去向,但是,却永远珍藏在了我的心里!

如今,水哨子、泥泥狗的哨音又响起来了,看到这一切,往事便重上心头,只是,爷爷已经去世十多年,我再也见不到那亲切慈祥的笑脸,再也见不到了……

(二)姥姥的眼泪

今天上午,家在天津的三舅带着女儿雯雯回来了,回来看望他的母亲,我的姥姥。

姥姥现在小姨家住,所以三舅就直接去了小姨家,从小,三舅就疼我,我便和爱人儿子一起也赶往了小姨家。

说是十点左右到家,可都已经十一点半了,还没有见到舅舅的影子。我们每一个人都很焦急,特别是姥姥,她就坐在大门口,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舅舅要来的方向,红彤彤的脸庞写满了期盼和幸福!

姥姥今年81岁了,有轻微的高血压和糖尿病,耳朵有些聋了,眼睛也得了白内障,虽然做了一次手术,但是经常眼涩流泪,每天都要吃药点眼药水。前些年她突然间得了偏瘫,现虽说生活能自理了,可行动还是很不方便,偌大一个身子,弯成了一张弓,靠一根拐棍艰难地一步一步地行走。

姥姥有六个孩子,我妈和我小姨,四个舅舅,三舅和小舅常年不在家,三舅复员后定居在了天津,小舅一家在外打工,家里就剩下大舅和二舅了。

去年年底,姥爷去世,剩下了孤苦伶仃年老多病的姥姥,大家一致商量着让她轮流在几个舅舅家过活,三舅和小舅不在家,就让他们俩适当地拿出生活费,姥姥的饮食起居由大舅和二舅负责。

但是,如此循环一段时间以后,姥姥的身体却越来越虚弱了,看着她憔悴不已唯唯诺诺的神态,任谁都能猜得出在大舅二舅家她过得怎么样。

为什么会这样?都发生了一些什么事?不知道,我不想去猜,也不想知道。

后来,妈妈把她接到了我家。住了两个多月后,到了蔬菜收获的季节,菜园太忙,需要整菜卖菜,因此,小姨又把姥姥接了过去,到如今又已经两个多月了。

三舅和雯雯终于到家了,一大家子人都欢天喜地的,姥姥的皱纹也似乎比往日少了许多,眼睛亮晶晶的,脸色也更加红润了。三舅紧贴着姥姥坐下来,认真地打量着姥姥。

“妈,你的气色真是好,比起过年时又胖了一些呢。”舅舅说。

“在这儿就只是吃、喝,又不干活,怎么会不胖呢?”姥姥乐呵呵地说。

“生活条件再好,如果心情不好,也不会吃胖的。我姥姥在这儿过得很舒心呢!”我接过了话茬。

这时候,小姨插嘴了,她对舅舅说:“咱妈非要和你一起回徐庄(姥姥的家)住几天!昨儿她还和小丽(小姨的儿媳妇)商量说是等你回天津后她还搬回来,我搞不清她为啥要这样折腾,就三天的功夫。你和雯雯也直接住在我家,不就行了嘛。”

的确,回到徐庄后,只能住在小舅家,可他家里已经很久没有住人了,光打扫就需要好长时间,不仅是小姨,就连三舅都不明白她为什么要这样做。

但是,我能理解姥姥的心。

是因为她有四个儿子,可她却长期生活在两个女儿家。

是因为两个女儿每日里都在辛苦地劳作着,她不想再给她们俩增添更多的麻烦。

所以,趁儿子回来了,就在家里住几天吧,哪怕只有三天也好啊。

那,儿子走了以后又怎么办呢?自己已然成了一个累赘!谁会去关心体贴一个累赘呢?

姥姥很伤心,又很矛盾,她的心一直在痛苦地纠结着。

果然,听到小姨的问话,姥姥嗫嚅着说:“前几天,前院的那个老姐姐还在问我呢,你没有儿子吗?怎么就没有看到你回家过?是啊,轮着吃饭确实不太方便……”说到这里,姥姥的声音有些哽咽了。

“我有儿子啊!有四个儿子,可我只能住在闺女家。我不想给你们添麻烦啊……”姥姥用手抹着眼泪,嚎啕大哭起来。

三舅哭了,小姨哭了,表弟哭了,我也哭了……

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流下了伤感的泪水。

一位老人,辛辛苦苦生活了一辈子,也操劳了一辈子,家里家外,为老伴,为孩子,为整个家,却从来没有想到过她自己。

现在,她的身体垮了,一无是处了,再也没有“用武”之地了,所以,她就成了人人厌恶的又脏又旧又破的皮球了,被两个孩子,自己的两个亲儿子踢来踢去,有家不能回,有家不敢回。

也许,我这样说有些过分,可能大舅和二舅他们俩属于那种不善于表达自己感情的人,但是,妗妗呢?事实不能不让我这样说。

比如,姥姥在我家住的这两个多月里,大舅和二舅没有来家看过她一次,连都不曾打一个,更别提两个妗妗了。求医看病,问寒问暖,全由爸妈和小姨代替了。

还比如,据姥姥自己说的,一个妗妗告诉她,另外那两个不在家的儿子即使拿钱也不行,她怎么该替他们伺候他们的娘呀!

想想这句话,就能充分地感受到姥姥在他们家里遭遇了多少白眼,承受了多少压力了……

想孝顺姥姥的三舅和小舅却不在家,在家的大舅和二舅却不懂得如何孝顺。

这些,让一个体弱多病、行动不便又形单影只的八十多岁的老人情何以堪?

须知,子欲养而亲不待!舅舅们,千千万万个像舅舅一样的人们,请自省一下吧,小时候,你的父母是怎样对待你的,现在你长大了,又是怎样对待你的父母的?不要,一定不要等长辈们辞世之后才感觉到那种痛彻心扉的怀念和后悔……

共 29 2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这篇散文写得深刻而自省。听到一种熟悉的声音,将作者带入了儿时的回忆,另作者想起了慈祥的爷爷。因为儿时的不懂事,跟爷爷问要一串项链,那时候是比较贫穷,对于这样的事是想都不敢想的。可爷爷却走了很远的路,给自己带了回来。虽然那时候爷爷给自己带回来的项链,在至今看来是非常廉价而普通的,可我却能切身的感受到爷爷对“我”的疼爱。而第二篇《姥姥的眼泪》则写一个老人的遭遇。因为老了,所以手脚不便。自己的儿子在家的对自己不闻不问,离家的却又因为太远而不能时常在姥姥身边照顾姥姥。两篇散文看似没有关系,却能很好的相互映衬。前者写老人对孩子的关爱,后者则是孩子对老人的嫌弃。使散文的立意更加的深刻,更加能够让人去反思,去反省。散文深刻而有力,希望人们要传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顺。很有阅读价值,倾情。感谢作者赐稿晓荷,期待更多精彩!【:夜合】

1楼文友: 1 :06:48 孝义当先,为孝成仁。拜读学习。问好老师

2楼文友: 1 :19: 2 绝对好文!赡养老人中华美德。谁都有老的时候! 红尘不过一段路程,你路过我,我错过你,然后各自前行。

楼文友: 14:08: 8 拜读小贤老师又一力作,学习,问好 浑然不解其中意,又怎知它是与非。

4楼文友: 20: 2:5 写得非常动情非常投入的一篇文章。

5楼文友: 20: :55 散文贵在于抒情,只有能抒发出自己的真实情感,就写出了一篇好文章。

6楼文友: 20: 4:19 甜瓜期待朋友佳作。

7楼文友: 20: 9:10 我也去淮阳烧过两次香,坐大篷车来回。俺娘叫那些泥捏的 泥鸡狗子 。

问好小贤。 云烟深处懒读书

肾炎患者要多吃什么食物好

小便发黄怎么调理

肾炎是如何引起

儿童腹泻老不好吃什药
医药行业动态
小宝宝上火便秘怎么办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