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br我是不喜欢说闲话的

文章来源:丹阳文学网  |  2020-02-10

1
我是不喜欢说闲话的,以为既是闲话,何需说,浪费时间,浪费生命,所以常把自己排除在闲话之外,冷冷地坐着,旁观着,还给自己设了一个很好的理由,沉默是金。
这些日子,春雨一篇接一篇的闲话,摆出来。而且速度之快,如四季之叶,瞬间飘落,来不及告别春夏的体温就来到了秋冬,在我行走的路上静静地等着。
2
记得最初的一篇是《搁笔的闲话》,我读后,只在心里微笑,既说搁笔,如今却是洋洋洒洒,纵然笔端生花,盖过今古文人,这主题已是左右皆不是了。所以我只说“我没深读,只是明白了一件事,这文章的作者应该不会搁笔了吧?”
我读文章要的是明白,读不明白的文章,自然是不会喜欢的。虽然余秋雨也说,“把无法找到结论的问题交给散文”,而我自己有时也在写着别人看不懂的文字,写着到落笔一刻也没有明确答案的文字,但是我还是坚持,文章是要有明确的表达目的,找不到结论,你要有找不到的情结表达。若说过等于没说,不如不说,还是坐在一边的好。
看来,春雨这《搁笔的闲话》带给我的感觉,就如我在生活中需要面对的周围人的闲话。
其实,响在耳边的闲话也是有目的,比如,家长里短,情感爱恨之言,总是有所求才来表达,求信任,求理解,求抒怀的轻松。而文章有篇幅所限,有方法所限,有语言章法所限,反不如现实中的闲话能在无拘无束、相对自由的感觉中把想要表达的给身边的听众。
那么春雨这《搁笔的闲话》还不如现实中的闲话有可读性?

《孝顺的闲话》,作者与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的点点滴滴,以一种闲话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没有华丽的词句,没有刻意的修饰,甚至作者在叙述这些点滴时没有提到孝顺一词,而读文章的你不由得想说,春雨是孝顺的。文章毕竟不是闲话,春雨最后还是很理性地归结到主题,告知我们其实孝是很简单的事,“孝的核心就是顺从。”也有的读者会强调盲目的顺从并不好,但我觉得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孝顺的闲话,带给我淡淡的温馨,让我在有意无意间平静地微笑。
此时,这些闲话对我来说,已有了可读性,若它再一次落在我面前,我会慢慢地打开,静静地读下去,无论会读到什么,我知道,我有必要读它。
作者写我就读,不拒绝,也不是特别的渴望,我想这就是闲话的魅力。
4
《粥的闲话》中,春雨有这样一段文字,“我不妨以文章与烹调做个比喻:油炸食品类似杂文,浓烈有余,不可多食,早餐或可偶为;清蒸鱼虾颇如诗歌,应以原味尤盛、无异味之物为佳,俗人粗鄙者可免食;涮火锅堪比长篇小说,鸳鸯、老汤、清水之锅底幻化浸染为通俗、写实鸿篇,荤素清浊演绎为醒世、喻世、济世奇文,调料是诠释味道优劣的关键;散文随笔好似炖菜,放在炉火上穷形毕现,不拘一格,信手拈来,形散神不散即可,四季尽可消受,春有灼灼其华,秋有累累之果,夏可避暑,冬堪涤烦。粥,恰似《诗经》《九歌》体制,本是文章的肇始与鼻祖,朴实不失华美的大雅,文质彬彬堪称文中君子,一切文体若出其外、实出其里,时时可亲昵之、猥玩之。”
——这段文字,让我总想着,不是想着今天自己吃的什么饭,是否与作者有同感,却是想,今天的几餐,是散文还是诗歌。更可笑的是,我发现自己做饭,常常是诗歌散文杂文并行,而且,粥更是每日在散文诗歌杂文中行走自若,不知作者知道会怎么想,是不是该有一种新的文体诞生。
就这样,因为用餐时常想着,春雨的这些闲话,就如那飘落的叶子,恰好落在手中,仔细玩味,也是自然的。
于是,我会记得他《服装的闲话》中那句“锁定我们生老病死之外过剩的痴恋,释放衣食住行里本已蕴含的执迷。”在《宠物的闲话》里,我会听得见风雪中,流浪狗鬼哭如狼嚎般凄惨的叫声;看得见一位老人与一只颇为猥亵老狗,蹒跚地前行;更感受到春雨与女儿嬉戏欢颜的幸福感觉。而且,这看见,听见,感受到的既已存在就未消失过。
若说在《孝顺的闲话》里我为那些生活琐事中显示出来的孝心微笑的话,在《宠物的闲话》里,我却是因为感悟到隐含在文字中的思想而微笑了,这是闲话,是人愿意笑却无法笑的闲话。狗与人有什么区别呢?也许没有,也许有,都是为能好好地生活在这个世界努力着。我不喜欢在人的怀抱中摇尾乞怜在宠物,更可怜风雪中那种对生命最基本的渴望。狗与人的关系,也恰似是人与人的关系:保持着平等的距离,陶醉而不倾斜,若即若离,一种依赖相互牵扯向前。亦如本篇的主题,若隐若现,人与狗都值得微笑相看,生活给了人们选择的权利,宠物是否存在,决定在人。
5
《宠物的闲话》告知我,我在读的不是闲话,更不是现实中常会在我身边响起的闲话。这是生活的风景另一种独特的表述方式。这闲话,是轻松的,轻松表明一种宽容与善意,更有一种随意不渴求的期望。我想这期望的方向就是作者内心深处认可的关于美的观点。只是他并不强迫读者接受,若你喜欢,你依然可怀抱宠物绽放迷人的微笑,这并不排斥另一个人与宠物必要的距离。
闲话人生,深藏的是世事的哲理和坦然的处世原则。或许这种闲话的方式本身就是一种很高的境界。此刻再回去读《境界的闲话》就别有韵味了。
对各种境界的感悟因人而异,可深可浅。《境界的闲话》中,作者从大千世界不同的境界入手,引领我们走出“井底之蛙”的感慨,使我们从现实的“吵架声,锅碗瓢盆摔到地上的破碎之声”中跳出来,去寻求与感受人生浑然忘我的玄妙佳境……
春雨给了我们寻求各种境界的途径与方法,却并没有强迫我们接受哪种境界才是真的高境界,因为所谓高与低,幸福与痛苦的分界会因人而异的。所以我在想,写出这境界闲话的作者,肯定更明白人在旅途的含义。这一篇有关境界的闲话很有力度,作者似乎已放弃前几篇温和的说话方式,离开自身的小世界从大千世界落笔,又会以自身和现实的情境作为思维休息的空间,特别是文中关于听觉的部分,在转折的平静中使境界又升华了一层。但是这力度却让你感受不到威胁,“生有涯,学无涯,以有涯对无涯,迷茫且无法解脱的人比比皆是。”领悟好,领悟不了,亦是好。
这样左右皆好,似乎又是白说了一些闲话。大概本来就是闲话的游戏,没见作者又来一篇《游戏的闲话》嘛,游戏是快乐,无论童年还是成年以后,这游戏带来的快乐,无人敢否定,只是在享受快乐之时,这游戏的规则,你也是要默记的,所以我们总是会怀念童年里无规则的岁月。本以为这闲话系列要给人越来越“重”的感觉,走入正规,“闲”只是谦虚的表达——因为作者写得越多,我以为学者的重任会越来越清晰,然而却因一篇游戏的文字又轻松起来,走近闲的本意了。
或许,这所有的闲话,无论迎来你的微笑,引来你的感慨,或者你始终无动于衷也好,都是作者忽悠的结果。而且作者也没忘记来一篇《忽悠的闲话》来提醒你的猜测。
6
《忽悠的闲话》,既是忽悠,当然要格外注意,不能在文字中留下缝隙,不能留给人可以攻击的理由。忘记在春雨哪一篇闲话文章里,有位朋友提起用典一事,典用多,当然会让人觉得文章坚硬如石,无法轻松地走近作者的思维。但是这篇文章却是因为用典封住了可能会有的漏洞。
这篇文章,非用典不足以说明忽悠的利弊,因为“忽悠”与“服装”“药”“境界”等不同。“服装”,“药”,“境界”,这些词,无论怎样的观点,更多地是体现个人的观点,与他人没有多少必然的联系,比如,你喜欢长衣,他喜欢短,这没什么;你达到很高的境界,而别人看不透,这也没什么,生活感悟的深浅,只影响自己的感受。而“忽悠”,话一出口,利弊就可见,单纯的玩笑当然例外,但是作者文章的主题显然不是那些单纯的娱乐性的忽悠。所以其利害结局,是需要很多历史上经典的故事来证明。此篇文章张弛有度,感觉很好,所以才让人信服最后的结论,期待“忽悠”把生活中美的方向忽悠得更加绚烂多彩,而不是把生活忽悠得更没人性……
看来,忽悠的闲话,若用得好,可以是一味良药,那么《药的闲话》与《按摩的闲话》就不必研究了。
7
既已入了此境,只好任作者忽悠了。
读闲话,只当与人聊天,只不过是说者表述完毕,听者才有阅读的权利。所以我在读《聊天的乐趣》时说,我只把聊天理解为说话,然后对面有个听话的人,至于乐趣,应该是说者与听者,都全心关注于此时就会有乐趣吧。而至于说话的方式,听与说之间的时间距离,在这个高科技的时代,也是不必解释的。
习惯了读闲话,似乎也就习惯了作者闲话的方式,无论他从哪里下笔,我的目光总能轻松略过,找到自己欣赏的地方。作者有一篇旧文《智慧与经验》也被归于此闲话的系列,旧文的感觉,仿佛作者是站在高山之上看山下一片风景,看得全,看得清,自己的观点自然也是清晰地表达。而现在新写的系列,主题是有的,只是有些隐约,并不强迫读者接受什么。我想,这是随着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处世方式也在变化,表达观点的方法自然也会变化。
但是,若说旧文才真算得上“闲话”系列,我想也不会有人反对。正因为作者对人生的悟,使得处世观点的改变,使后来的闲话,过多融入了个人的情感,那么这个人的情感在文章中的表达,给了作者一个不需表白的观点:我表达我的,你可以有不同,看过走过,有感无感都是无关紧要的事。那么你在读闲话时,会读到一种温暖的人性,我想这也是不喜欢闲话的我走进春雨闲话的理由吧。
所以,我从自己的角度,在春雨文章里收获能让我微笑的东西。
那么当《萝卜白菜的闲话》上来时,我已没有读文章的感觉。
“有了我这些佐餐的调料,父亲往往特别开心,吃的格外香甜。而我吃白菜,却时常忆起自己江南游历的旧事,那时读及梁实秋的这段文字,曾勾起了思乡情,甚至恨不得马上回家去大吃大嚼一番呢。想必父亲吃白菜的时候,一定经常回忆起山东老家,具体是何内容,不得而知了。”——读到这里时,已忘记自己是在读文章,作者的形象因文字中所透出的情感跃然入目……也不知是源于我读文章的独特角度,还是作者的写作水平,此篇闲话,在阅读时,我没有感觉到写作的技巧,只是不停顿地看下去,不停顿的理由是我所欣赏的东西已印在我的意识中,作者文章中有可能让我不喜欢的一些枝节已自动退却一边,或者不喜欢的原本就不存在。之后留下一丝可以说清,又说不清的感受,自己默默地回味。
一直到那篇《熬夜的闲话》出来,我想,我已经在作者的文章里寻到了一条欣赏闲话的特别之路。我不知道这条路是不是作者本来想要表达给读者的,还是作者故意借闲话侧面表达的,或者只是无意中泄露的。
8
《熬夜的闲话》,其实已超出了闲话的范畴。
当然,你要说,既是闲话,无所不能说。我想这也是作者把这么多文字的标题定为闲话的高明之处吧。
这里没有旁征博引的名人典故,只有春雨,只有春雨的形象,春雨的人生。
“熬夜也有身心俱疲的时候,就打开窗牖,放清新的夜风进来。梧桐树的婆娑之态,在月色下的光晕,是白天所不能窥见的。如有夜雨乍来,那雨打叶片的声韵,的确玄妙不已。先如叩门声般直入耳鼓,渐渐若有若无地暗合着脉搏与鼻息的节奏,轻轻浅浅地在脑际心河留下乍生乍灭的涟漪与波纹。”
这样的描写,读它的人肯定是无法逃脱的……特别是我这样不爱闲话的人,既进来这些闲话里,就会迷恋这些说是闲话却非闲话的句子。我会想那被打开的窗子,和窗外隐约的世界,会想那梧桐树,和那浅浅的呼吸声……
几处情境的描写很美,值得回味,所以我会停下阅读的脚步,设想那些夜晚是怎样包容作者游离在夜晚的思绪。夜半时,在校园操场上狂跑,在西湖边上即停即走地逡巡……孤单的身影又是如何把思绪分散,聚合,又与夜色相合。
至于,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熬夜,夜为几点至几点几分?黑白是可以分的,思想不会停止,可以不分日夜。违背常人的生活规律,常有着不同于常人的理由,理由还在其次,这样独有一人的时刻,所收获的感觉,他人更是不知,不知的东西也并非只有在熬夜时才有可能捕捉……
说到这里,很想跟作者道歉,看似我认真读了这些闲话,其实,我可能把他们读偏了。是不是我看多了,不把它们当文章了,在文章里看到的已不是什么知识啊,情感啊,看到的却常是作者的形象,作者的人生之路。因为自信,本色就多彩,作者无意表达的东西在这些闲话里冲出来,那些对人生的思索,行走在人生的态度,上升,浮在闲话的文字上空,抓住了读文字的我。
9
认真想一想,我所欣赏的,或许是作者闲话之外的东西,又或许,文字本来就是矫情的工具,读者各取所需罢了。

共 6546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用一种恬淡的心情来解读春雨之闲话,或许,这闲话二字,也早已不是字面上所局限的涵义。通读全文,我觉得这闲话更多的只是一种心底里最深层次的感悟,春雨用一种恬淡的心态将这些感悟记录在册,后人翻阅后,当时落笔时的情愫,自然而然的延漫拓展开来。而笔者,在通读了这些《闲话》后,将自己的理解,与这些闲话结合起来,用自己的方式去阐述对于人生的领悟,这何尝不是一种智慧的体现。这是生活的风景另一种独特的表述。虽为闲话,却不闲,句句无不透着人生哲理与生活的艺术,字字透着广遨的境界。人生起起落落,能将这一切,用闲话二字概括,这不仅仅需要的是勇气,更多的,则是对人生的感悟及执着。读完这篇闲话赏析,眼前豁然开朗,如同阳光照进暗沉的心底,推荐共赏、品评,感谢来稿,流年期待更多精彩呈现。遥握,问冬安【编辑:墨璃】【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112918】
1 楼 文友: 2012-11-28 21:17:21 流年社团第5000篇文!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2 楼 文友: 2012-11-28 21:20: 5 在云淡风轻的日子,在阳光盈室的角落,一杯香茗,一段音乐,一首诗词,一篇美文,一起携手,一起明媚。逝水而歌、共话流年!感谢您赐稿流年,拜读您的美文,祝创作愉快。
4 楼 文友: 2012-11-29 11:11:20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 逝水流年 文学社团精华典藏。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5 楼 文友: 2012-11-29 15:41: 8 佳作欣赏,问好朋友,祝福安好!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成都十佳妇科医院
福州十佳白癜风医院
血管堵塞心梗吃通心络可以吗
友情链接